誰該為一年來兩岸關係惡化負責?—從矛盾民調數據看兩岸難題

作者:林濁水/前民進黨立法委員

扣緊總統就職週年,4月28日由美麗島電子報開始,到5月17日,共有11份總統滿意度的電話民調密集出爐。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比起過去,這些民調顯示出民眾對蔡總統不滿意度持續升高,全部超過50%,平均約55%,而滿意度平均只剩約35%。

這一波由美麗島電子報開始的民調,並不是單純地只調查民眾對總統總體的滿意度,還針對年金改革、外交、兩岸等約十個政策分門別類地進行民眾滿意度調查。

這些民調發現民眾對所有項目的滿意度都相當低,往往達到30%出頭就算最好的了。

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民眾對兩岸關係的滿意度。蔡總統過去在行政部門長期擔任掌理兩岸政策的政務官,兩岸關係是她最受矚目的專業,但是現在各個民調中,兩岸這一項幾乎全成為民眾滿意度倒數第一到第三的項目,例如<財訊>民調發現民眾對兩岸關係處理不滿的有54%,覺得比以前變差的更高達64%,是排名第三不滿意的項目。

這是個沮喪的數據。

在眾多民調中,兩岸政策協會的調查最特別。

兩岸政策協會調查出民眾對蔡總統總體的不滿意度是54.8%,和其他的民調沒有什麼不一樣,但是在兩岸政策上面調查出來的結果和其他的民調大不相同。其他的民調把兩岸關係當作一個單項,並且只調查滿不滿意,問題很單純;相對的兩岸政策協會一口氣列舉了10項關於兩岸政策的問題調查民眾的態度。

不只是這樣,還有更特別的,那就是一般民調,調查結果是民眾一面倒的否定蔡總統的兩岸政績;但是兩岸政策協會調查的結果,蔡總統在被問到的兩岸議題上清一色地獲得民眾高度支持。

反差這樣大,現象實在太怪了,奧妙究竟在哪裡?

首先且看在兩岸政策協會的調查中,民眾肯定了總統些什麼:

1,「維持現狀」,總統這一個政策原則獲得高度支持,認為正確的民眾有63.2%,認為是錯誤的只有23.1%;

2,北京的立場是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這樣的一個九二共識,民眾高達70.0%不支持,支持的只有21.5%;

3,中國說,台灣想要參加WHA就必須接受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但是民眾有71.7%認為台灣不應該為了參加WHA而承認九二共識,認為應該的只有18.4%。

對九二共識蔡總統並不接受。民眾對上面2和3兩個議題的反應,清楚地說明總統是站在多數民眾這一邊。

4,蔡總統提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新主張,她表示,要維持兩岸和平與穩定並非台灣單方面責任,需要兩岸共同維持,中國應該釋出更多的善意。她這個說法民眾高度支持,同意的有67.7%,不同意的只有22.1%。

其次,北京和國民黨的共識是兩岸關係搞僵和台灣不能參加WHA都是蔡總統的錯。然而多數民眾的看法並不是這樣:

1,從去年520以來,在兩岸互動的過程當中,認為北京挑釁行為較多的民眾有58.4%,認為台灣挑釁行為較多只有23.7%。

2,台灣如果無法參加WHA,認為中國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的民眾有56.2%,認為台灣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的只有29.8%。

這一個民調以一連串的數據表現了民眾對蔡總統兩岸關係上作為的正面評價,和其他民調一面倒地表現的民眾對蔡總統在兩岸關係上高度的不滿意呈現了鮮明的對比。

並沒有理由可以認定這些民調中有任何一個做假。兩種不同民調高度反差,理由並不是來自有那一個做假,而是兩種民調要調查的是民眾對兩岸關係兩個不同面向的態度:

一般調查的是民眾對蔡總統處理兩岸僵局的成效的評價,就這一點來說,民眾相當不滿;兩岸政策協會要調查的則是民眾對蔡總統兩岸主權爭議時的立場和「維持現狀」的政策原則的態度,就這一方面來說,她得到民眾高度的肯定。

兩個面向民眾評價的高反差,鮮明地呈現了台灣多數民眾和北京各自堅持了難以相容的主權立場的現實;也因此鮮明地呈現了蔡總統在滿足台灣多數民眾的立場與緩和兩岸僵局時的兩難處境。

既然兩難是事實的存在,相信,兩岸政策協會也對蔡總統的兩岸政策做像其他的民調一樣的總體性調查,不滿意度遠高於滿意度應該也是跑不掉的結論,可惜兩岸政策協會沒有做這樣的調查。

國、共都認為,只有蔡總統接受九二共識,兩岸之間才會有互信,兩岸緊張關係才可能比現在緩和。且不論有了九二共識兩岸是不是就有互信,至少兩岸關係會緩和化是不必爭辯的事。

然而對蔡總統來說,在所有的施政項目滿意度都不到四成的現實下,在主權上堅持台灣主體立場,站在拒絕九二共識的多數民眾這一邊就成為她在台灣政治場域唯一堅實的立足點,她沒有自毀長城而接受國共立場的理由;否則頂多就只能像國民黨靠支持九二共識的20%民眾和70%民眾對抗而守住在野的小局面。

在北京把九二共識無限上綱的當前,兩岸關係已經走到比陳水扁總統時代更僵硬的程度了。

陳水扁自2003年之後又是公投入聯,又是一邊一國,但是兩岸之間仍然可以透過澳門模式進行包機直航和陸客來台的協商;

如今蔡總統在一些重要議題,如南海、中華民國憲法上都已經放棄民進黨傳統立場而走上馬規蔡隨的路徑,甚至在2016年列席WHA或今年爭取國際支持台灣參加WHA時都把調子放得比馬英九更低了,不料北京反而完全斷絕兩岸官方連繫,並進一步對她施壓,要她自毀統治台灣的長城。

這好有一比,就像陳水扁總統當年悖離民進黨立場宣布四不一沒有討好北京,甚至任命許信良主席特別信任的陳忠信擔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但是北京不只不買帳,還在他就任民進黨主席的當口,宣布和諾魯建交當作給陳總統的賀禮,使陳總統陷入不翻臉,對內統治權威將崩盤的險境,於是,強調新中間路線,宣布四不一沒有的陳總統,除了UTurn大迴轉到一邊一國已經沒有路可以走。

由於北京態度的僵硬,引起了台灣民眾的強烈不滿,兩岸政策協會調查出這樣的結果:

1、68.9%民眾贊成台灣應該召開國際記者會,讓國際社會瞭解我國參與WHA的強烈訴求,不贊成的只有25.2%。

2、在WHA開會期間,69.0%民眾認為衛福部仍應該前往日內瓦表達嚴正立場,並且與美日等國舉行雙邊會談,不贊成的只有24.9%。

這樣一來,原本在爭取列席WHA遠比馬總統低調的蔡總統在民意的壓力下已經沒有不加大動作進行抗議的空間了,換句話說,她面臨了當年陳總統遇到諾魯斷交的類似處境。

不論蔡總統最後的因應是什麼,兩岸關係的緊張在這樣的彼此互相激盪之下只有螺旋性上升卻已是當前的氣氛。對於當前兩岸關係的惡化,北京的立場是問題全出在蔡總統一人身上,然而,從整個演變的脈絡上看來,北京對蔡總統採取了這些比對陳前總統還僵硬的態度應該才是關鍵。

基本上,台灣小,要改變兩岸緊張現狀,籌碼小,政策迴旋空間非常緊迫;相對的,北京大,只要有意願,略有調整,效果便大,所以難怪民眾在民調中認為北京更應該為兩岸關係惡化負責。

但是從民調上看來,民眾對兩岸關係的惡化,並不只是怪北京而已,否則對蔡總統的在這一個項目的不滿就不至於這樣高了。

按理,台灣民眾不可能不了解蔡總統如果按多數民眾的立場規劃兩岸政策,兩岸關係會比馬總統時代更和諧,如今民眾對蔡總統的高度不滿,顯然他們認為她上台後兩岸關係惡化的程度超過了民眾原先預期要接受的幅度,也就是說民眾顯然認為北京態度雖然僵硬,情勢會嚴峻到這個程度,蔡總統也有不應該推卸的責任。

那麼蔡總統的責任在那裡,甚至犯了些什麼錯,無論如何這是小國台灣非得嚴肅面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