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年後一定重2公斤!4類食材+4秘訣,愈吃愈瘦

根據國民健康署數據,年假期間飲食假使毫無節制,年後有可能重2公斤!既想和親友聚餐,又不願變胖,該怎麼辦?掌握4類食材和4訣竅,有機會過個愈吃愈瘦的年。

農曆年愈吃愈瘦,有可能嗎?

從數字上看來,確實有點難度。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曾統計,年菜多半以油炸、油煎、糖醋、勾芡等料理方式為主,每人1餐攝取的熱量往往超過2,600卡。然而健康成人1餐需要的熱量只有700卡,因此整整多出1,900卡。假使10天年假中,每天都吃1餐高油高糖的年菜,算下來年後恐怕胖上近2.5公斤。

要在這樣的熱量陷阱中突破重圍,比起掃興地抑制食慾,還不如選擇優質食材,並搭配進食訣竅,好加速新陳代謝、減少血糖波動,有機會在多餘脂肪上身前就及時攔截,甚至愈吃愈瘦,年後再也不用忙著甩肉。

拒絕脂肪上身的好食材

1. 黑木耳、白木耳、香菇

說到纖維,多數人可能只想到綠色蔬菜,事實上年菜中常見的黑木耳、白木耳、香菇也都富含膳食纖維,能有效緩解血糖上升,進而減少脂肪囤積。

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表示,膳食纖維能在腸道裡留滯較久,纖維殘渣能一路來到較末端的腸道,例如小腸的遠端和部分大腸,因此可刺激腸泌素的分泌,腸泌素不但會抑制食慾,還能夠提升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血糖波動。

2. 五穀雜糧

要補充膳食纖維,五穀雜糧也是優質選擇。不妨將部分白米飯換成糙米、燕麥、南瓜或地瓜,其中光是糙米飯的膳食纖維,就是同樣份量白米飯的6倍。

膳食纖維經腸道好菌代謝後,會產生短鏈脂肪酸,腸道會吸收短鏈脂肪酸,幫助身體抗發炎、增加免疫力,同時抑制壞菌生長。當腸道菌失衡及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時,都會阻礙大腦接收飽足感訊號,因此年假中加強攝取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避免在歡樂的氣氛中不自覺地暴飲暴食。

3. 優格、優酪乳

要維護腸道健康,除了膳食纖維,還需要好菌,優格、優酪乳富含益生菌,能幫助腸道累積好菌。建議選擇無糖的優格、優酪乳,好減少糖分攝取,也可加入天然水果攪打,讓口感較佳,並同時吃進水果的膳食纖維和植化素,是年假期間絕佳的早餐和點心選擇。

4. 鮭魚、秋刀魚、鯖魚

年節吃魚,不妨選擇富含Omega3的鮭魚、秋刀魚、鯖魚,有助身體抗發炎之外,2010年刊載在《國際運動營養學會期刊》的研究顯示,在為期6週的實驗中,44名成年受試者連續攝取魚油補充品後,平均脂肪減少0.5公斤,與脂肪儲存相關的壓力荷爾蒙可體松也下降。

魚肉也是絕佳的蛋白質來源,相比碳水化合物、脂肪,消化蛋白質需要耗費較多熱量,同樣有助於控制體重。

(在飲食中建立「蔬菜柵欄」,能減少血糖波動。圖片來源 / Pexels)

拒絕脂肪上身的飲食習慣

1. 調整進食順序,建立「蔬菜柵欄」

就算拒絕不了聚會的邀約,還是可以在大餐中調整進食順序,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台灣大學營養學博士吳映蓉表示,她會幫腸道建立「蔬菜柵欄」,也就是用餐時先夾起蔬菜,「我都會拿一個碗,把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先夾進碗裡,夾滿一個碗,規定自己先把這一碗吃完。」

攝取大量蔬菜後,接著再吃飯類、水果等含醣量較高的食物,血糖就不會升高得太快,巧妙利用這道「蔬菜柵欄」,即使享用大餐,也能減少身體負擔。

2. 白天吃水果

過年期間冰箱裡的水果肯定特別多,水果雖然是相對較健康的糖分來源,但呂美寶仍建議盡可能在白天吃,較有利於控制體重。

一日建議的水果攝取量約是2個拳頭,不妨將其中1個拳頭的量放在早餐,另1個放在午餐,晚上則盡量不要吃水果,減少血糖波動。

3. 多喝一點水

每日建議飲水量約是體重乘以30,例如50公斤的人,必須攝取1,500cc的水,但如果有控制體重的需求,則不妨再多喝一些,有效提升新陳代謝和飽足感。

再者,年假期間如果刻意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更要喝足水,否則大量的膳食纖維吸收了腸道內原本的水分,反而可能造成便秘。

4. 增加植物性蛋白質攝取

消化蛋白質需要耗費較多熱量,優質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包括魚肉、雞肉,但年節飲食要有飽足感又均衡,一定要善用同時富含膳食纖維的植物性蛋白質,例如毛豆就是許多營養師推崇的點心,而堅果不但有植物性蛋白質,也是絕佳的油脂來源,只要掌握好份量,嘴饞時來上一把,絕對勝過洋芋片、餅乾。

延伸閱讀:

2023過年不塞車景點》過年去哪玩?春節旅遊大公開

膳食纖維助排便、減肥6好處,高膳食纖維食物排行公開

過年大魚大肉又熬夜 9大危險族群小心「眼中風」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