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胡歌繁花落盡

大陸影視明星胡歌先前低調訪台掀起一陣旋風,上海台辦主任鍾曉敏不僅陪同,連袂出席「對話青年」的活動,被外界視為雙城論壇前哨戰,即便正處於兩岸關係的敏感時刻,民進黨政府並未成功阻擋胡歌來訪,也讓台灣民眾得以一睹男神風采。然而,一場兩岸影視交流卻仍充斥意識形態,質疑大陸藝人肩負統戰任務,不禁讓人感嘆,難道台灣文化主體已經繁花落盡了嗎?

台灣曾幾何時對於文化優勢自嘆不如?只因看著台灣藝人前進大陸紛紛政治表態,加上從大陸「科目三」進軍台灣引發「舞統」爭議,再到以「文化月」模式招待台灣網紅前往大陸拍片,處處可見流行文化與市場經濟向「對岸靠攏」,才讓文化侵略的政治詞彙層出不窮,給予民進黨政府抵制兩岸交流藉口。

當賴清德總統就職滿月喊出「兩岸互不隸屬是社會共識」,竟由一個四成民意的領導人宣示不免可笑,從此次胡歌來訪即便低調,不難看出兩岸仍可合作交流,絕非利用抗中挑釁可以分化互動;民進黨對胡歌訪台統戰的意識形態,將在「寶總胡歌」打破一代一線、「改革開放」提升影視產業、「共育繁花」促進文化融合下不攻自破。

民進黨政府看似開放實則軟禁,主要為了防範中國對台統戰「一代一線」(年輕一代、基層一線),擔心胡歌吸引年輕一代的小草聚集,直接影響基層民眾的公共參與,他被認定為國家級的公關遂行統戰命令。但事實上,胡歌出演的各類劇本,從2015年《瑯琊榜》到2024年的《繁花》,可說已經跨越不同世代以及不同階層,「寶總胡歌」的影響力早已打破一代一線。

《繁花》第一集的背景,正是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時期,對比民進黨「抗中保台」的《反滲透法》下,至今尚未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不免諷刺,加上胡歌具有國務院生態環境部「特邀觀察員」的公職身分,距離上回訪台也已睽違六年,此次還被視為兩岸交流春暖花開的「第一枝」。

民進黨政府似乎尚未理解台劇與陸劇向來都是兩岸年輕人的共鳴點,對於「影視產業」始終貶為政治宣傳,舉凡《後宮甄嬛傳》、《偽裝者》、《慶餘年》、《玫瑰的故事》等,早已紅遍台灣大街小巷,成為兩岸交流的學習管道。另一方面,台灣出產的影視作品,早在80年代開始往來大陸,自《流星花園》、《我們與惡的距離》再到《周處除三害》也在大陸熱播形成話題,凸顯的是「兩岸開放」對於提升影視產業大有助益。

胡歌表示,此劇能夠大受好評主因在於兩岸文化同根同源才會有情感上的共鳴。畢竟這是兩岸共同經歷的時代情感。胡歌一句「我們不分彼此」,道盡的是兩岸同文同種的不爭事實。

民進黨政府致力去中國化,卻讓台灣文化主體繁花落盡,「寶總胡歌」的影視魅力只是其中一環,融合傳統以及流行文化的軟實力,自然能在台灣掀起潮流,民進黨如此擔心胡歌統戰掀起擴散效應,難道能用台派民主「禁絕」大陸的《繁花》在台開枝散葉嗎?(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