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35-49歲國人是趨近罹患心理精神疾病最高的一群
根據台灣國內研究,10年來,年輕族群憂鬱症發生率約增加2成,且有近4成應就醫未就醫,顯見「憂鬱症年輕化」和「就醫率低」已成為社會一大隱憂。國內壽險公司近期也公布一項最新調查,發現35至49歲民眾,是趨近罹患心理精神疾病最高的一群,主要是因為這族群正邁入「三明治族群」階段,必須同時承擔育兒和照顧高齡父母的雙重壓力,需要特別重視心理健康需求。
為瞭解國內民眾對於疾病風險的影響,國內壽險公司在今年4月委託研究顧問公司,進行大規模調查,從各年齡區間,了解不同世代對疾病風險的看法。若詢問未來3年可能罹患的疾病,多數民眾仍將傳染病視為主要風險,三高慢性病次之,不同於全球的調查,台灣民眾是唯一將「慢性病」列入個人5大風險中,僅次於氣候變遷、 世界大流行傳染病以及環境及人為污染,顯見台灣民眾對於慢性病問題格外重視與警覺,也了解慢性病對生活的衝擊深遠。
另外,調查也發現,35至49歲民眾,是趨近罹患心理精神疾病最高的一群,此項結果也符合「台灣民眾常見精神疾患盛行率之變遷」研究所指,在30至45歲青壯年族群中,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盛行率最高,且「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的數據也指出,從2016年至2022年,該族群的精神醫療就醫比例成長了11.7%。壽險公司也分析,由於30至45歲民眾正逐漸邁入「三明治族群」階段,必須同時承擔育兒和照顧高齡父母的雙重壓力,另外,家庭角色間的衝突、經濟負擔和職場狀態,都會成為該族群的壓力來源,因此需要特別重視心理健康的需求。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凃薏如說:『(原音)除了COVID-19,除了這些傳染病以外,其實慢性病也是在我們這次調查當中我們特別去關注到的。那麼健康的概念其實不僅取消了我們整個身體的層面,其實還涵蓋了心理,還有財務。所以我們通常過去都會講我們身體健不健康,可是慢慢的我們也發現到心理健不健康,其實也很重要,那面對這些很多重的風險所以我們一定要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
至於在因應疾病風險的對策上,調查也發現,民眾最欠缺的是財務對策。儘管民眾將醫療支出視為財務最大風險,同時有高達5成認為財務準備不足,而在預期的準備費用平均為新台幣251萬,但實際已準備的費用平均只有139萬,兩者相差112萬。至於如果是面對癌症風險的財務對策上,民眾實際準備費用平均為146 萬元,較罹患其他疾病的實際準備費用高出7萬元,至於預期準備費用平均為288萬,與實際準備費用的差距高達142萬,可見民眾對於癌症治療支出高於其他疾病的事實有一定認知,但在實際行動上卻存在落差。
延伸閱讀
.15-45歲免費心理諮商今上路 已使用年輕族群方案者可再參加
.男性育兒壓力被低估 爸爸憂鬱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全台肥胖每2人便有1人腰圍超標 國健署祭萬元好禮鼓勵瘦腰
15-45歲免費心理諮商今上路 已使用年輕族群方案者可再參加
8/1起免費心理諮商方案擴大 15-45歲每人享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