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美中關係 美駐中大使:保持溝通管控長期戰略競爭

(中央社台北8日電)美國駐中大使伯恩斯6日表示,美中關係恢復了「某種正常狀態」,但仍需要保持溝通,來管控這一長期的戰略競爭關係。

美國之音報導,伯恩斯(Nicholas Burns)是在當地時間6日的美國亞洲協會的一場有關美中關係的座談會上做上述表示。

伯恩斯指出,美中關係在兩國元首於去年舊金山會晤後,已恢復了某種正常狀態。其中,兩軍交流尤為重要,包含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香格里拉對話期間會面交流。

不過,伯恩斯也指出,目前與中國合作的機會不復以往,這和中國領導人變化有關。「我認為我們試圖與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接觸是正確的,那時有接觸的機會」,美中曾在解決北韓、伊朗核問題上進行合作,例如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制裁伊朗的決議案,共同參與六方會談等。

伯恩斯接著說,放眼世界,2024年中國的行為完全不同,咄咄逼人,對一些鄰國不屑一顧,而且對中國國內的壓制也更大了。

伯恩斯認為,中國領導人一再表示「東升西降」,但這就是中國錯誤所在,「他們錯就錯在對日本、對德國、對歐盟、對北約、對美國的預測上」。

在台灣議題上,他指出,美國的一中政策從1972年提出以來就沒有改變,美國依然堅守,有觀點說美國的行為觸發了中國不同態度,「我認為正相反」。

伯恩斯指出,中國似乎沒有真正理解他們在俄烏戰爭的立場對中國與美歐關係有多深遠的負面影響,「這是我們關係中的一個真正問題」。

伯恩斯表示,無論是北約還是歐盟,現在都把中國稱為戰略對手,因為中國在一個事關歐洲生死存亡的問題上支持俄羅斯。

他說,中國沒有真正理解自身在做什麼,援助俄羅斯將對他們與歐洲、美國的關係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伯恩斯指出,「我已經告訴中方,歐洲的未來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所在」。

不過,伯恩斯同時表示,美中需繼續對話,尤其在軍事與經濟領域。因為美中軍事衝突,對美國、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災難性的,預計持續的競爭與分歧會持續很多年。(編輯:呂佳蓉/張淑伶)11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