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人與人的連結」:疫情高峰下的風險與照顧

文:吳家豪(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陳時中:「案例之間有人與人的連結。」

近日,台灣本土案例頻傳。短短幾日,疫情延燒到全台各地,北台灣特定地區更是淪為疫情重災區。5月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召開臨時記者會,指出蘆洲、宜蘭和諾富特病例的基因定序完全相同,並宣稱「蘆洲病例和萬華的病例有人與人的連結」,形成了一條疫情的傳播鏈。

此話一出,網路上隨即掀起討論。對於陳時中委婉的措辭,有人加以肯定,有人將之「迷因化」,成為近日的流行用語。其中,部分民眾對於確診案例前往「茶室」的行為感到不解,在網路上連帶引發了一連串的討論,以及對於地方茶室文化的論爭。

本文無意參與這些論爭。相反地,筆者在意的是當有一派人說防疫讓「專業」的來的時候,大部分「非專業」的民眾常會深陷無力、不安、焦慮的社會氛圍之中。在這層意義下,陳時中的一句話,或許點出了「非專業」的常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疫的關鍵。

本文將聚焦在「人與人的連結」這句巧妙的話,進行一些延伸及再思考,試圖在疫情日益嚴峻、民眾深感無能為力的當下,提出一種「防疫」的可能。

防「疫」防什麼?從「風險」說起

疫情是不可見的,而這正是它令人恐懼之處。在本土案例激增的當下,不可見的疫情所帶來的「風險」不斷加劇,且瀰漫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我們在防的,正是伴疫情而生的風險。

風險具有不同層次的社會意義。第一層是對於「染疫」本身的恐懼,我們「想像」疫情所帶來的生理及社會影響,並在日常生活中與之抗衡。我們戴上口罩、減少外出、勤洗手、消毒,以盡力消弭染疫的可能。這種層次的風險是相當個人化的,而我們能夠透過一套健康實作的知識及資源來因應它。

但第二層的風險是集體的。在這層意義上,風險意味著社會信任的消解、不確定性及不安全感的飆升,以及集體性的社會焦慮。

這種風險具體上如何表現?若從近日「物資搶購」的現象來看,或許能略見一二。這幾天,筆者身邊的朋友都糾結在一個道德難題:「我到底應不應該屯物資?如果屯了,是不是有些不理性?如果不屯,物資又被其他人搶光了,到時候我又該怎麼辦?」這類難題背後,隱含的是對於整體社會的不確定性及不信任感。且這類難題絕非個人煩惱,而是實實在在的集體性的社會難題。

另一個例子是,當確診案例的活動史逐步公開、「疫情熱區」被特別標示出來後,我們對於來自特定地區的人保有極高的警戒心。近日,部分大專院校掀起了「雙北地區的同學為什麼還要回學校的討論」。多數人認為,雙北地區已是疫情重災區,從雙北地區離開回到外縣市大學的學生,儼然是自私的「未爆彈」,而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實須譴責。

先不論「離開雙北地區」的行為本身,是否具有道德及防疫現實上的負面性,我們在這類討論中看見的,同樣是社會信任系統的瓦解,以及不確定性、不安全感的集體展現。

與風險抗衡是相當勞心勞力的過程,對於不同社會位置、身心狀況的人來說,風險所帶來的破壞力更有著很大程度的差別。疫情當前,我們究竟如何成為社會體系的一份子,以防堵風險持續地蔓延呢?

人與人的連結:「照顧」的社會意義

面對風險最好的武器,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維持連結的社會行動,我們暫且稱之為「照顧」(care)。

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社會之所以存在,是奠基於人與人之間的連帶關係。我們可以把現代國家的社會系統想像成一張綿密的網,而將其編織而成的絲線,不只是國家體系,更包含了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彼此連結、合作與相互認同。

而在疫情升溫、風險日益增加之際,社會的連帶關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連結被風險所侵蝕,個人就會深陷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泥淖,自顧不暇,也無從求助。

當我們越脆弱,我們就越不安;當我們越不安,我們就不再信任彼此;而當我們不再信任彼此與社會,污名化、社會不平等,以及非理性行為會日趨嚴峻。同時社會合作機制、社會網絡,甚至是「我們」的心靈、身體、生存網絡都將陷入更大的風險之中,持續惡性循環。

因此,在今日,照顧顯得格外重要。彼此關照,是非專業的常民對抗風險的最佳利器。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維持與他人的互動、關心與聯繫;在風險不平均分配在特定群體的情況下,適時提供協助;在「末日感」襲來的當下,讓我們試著成為彼此的照顧者,接住那些不幸染疫,或對疫情深感焦慮不安的人們。

防疫要成功,不需要譴責、不需要污名,更不需要對風險及恐懼坐以待斃。當代社會的風險是平均分配的,沒有人想要染疫,也沒有人想要主動成為防疫破口。陳時中的一句「人與人的連結」,暗示著我們可以透過照顧彼此維持一種社會韌性;而常民,也可以是防疫陣線中「專業」的照顧者。

延伸閱讀
【圖輯】我該擔心Delta印度變種病毒嗎?症狀有何不同?疫苗的保護力還夠嗎?
臉書、蘋果年度大會登場,各大社群平台揭示了哪些未來產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