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從台語白話及日語漢字音確認「拾」是動詞 /khioh4/ 的本字

漢字最古老的字典之一《說文解字》說:「拾」掇也。从手,合聲。是一個典型的形聲字。台語漢字音「合」有 [kap]、[hap]、kah] (白話「合意」)等多音。中國網絡上的字典,最接近這個注音是《刊謬補缺切韻》的見“合切”/kɒp/。

台語基本動詞「撿拾」或是「拾起」(英語pick up)的白話音是 /khioh4/ 離「合」字音相差極大,筆者曾經揣測它最近音的漢字有吳語「掬」字,但是此生活上最基本的動詞在中國普通話及日語訓用漢字是「拾」,漢語上涉階梯有常用文語「拾階而上」,台語亦說 /khioh4/ 階仔。

筆者一直深信台語保持不少漢字的古詞𢑥,因此難拋棄「拾」字的研究,終於欣然從台語文白發音變化及日本的漢字音,用語音學比較分析,得到滿意的答案:/khioh4/ 的本字確定是常用漢「拾」。

台語白話音長久無法與「拾」字關連,原因在它的韻母變化特別,但是我們從音聲學的分析,則可找到它的軌跡。

台語白話音長久無法與「拾」字關連,原因在它的韻母變化特別。圖/陳存提供,取自王育德《台語入門》
台語白話音長久無法與「拾」字關連,原因在它的韻母變化特別。圖/陳存提供,取自王育德《台語入門》

葉:字姓文讀音 [yap/iap],廣東話 [yip],日語漢字音[yo/io]; 台語樹葉的白話音[hioh8] 與日語漢字音接近,[h] 是羅馬字母的新起字符,它本來是一個送氣的符號。

上述漢字音韻母的變化 ap > io(ioh)普遍存在日語漢字的音聲變化,現在再列出常見的四個字:業 /gio/、峽 /kio/、協 /kio/、蝶/tsio/(日羅tio)。

與上項韻母變化 ap > io 相似的台語文白音變化 au > io 的字例更是不勝枚舉,如:著(tioh)、橋(kio)、搖(io)、俏(tshio)、照(tsio) ⋯。

為何 -ap/-au > -io (ioh)具有相同的韻尾變化呢?在音響學上的分析,韻母入聲 p、t、k的發音口腔相等於 u(高後舌圓唇音)、i (高前舌平唇音)、a(低中舌開唇音)的位置。

最後,以上結論的一個旁證,台語裁紡的用語「打褶」,俗話說 /kioh8-king8/(英語 pleats ),它的漢字語詞是「拾襇」(袷襇)。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