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提升國家認同促進團結合作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演說中,以其醫師從政的歷程,勾勒出台灣民主發展歷程,也呈現其為民服務的經驗與胸懷,更闡釋其國家願景與施政重點,筆者列舉其中兩項重點說明:

一、賴總統說:「在未來任期的每一天,將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視民如親,不愧於每一分信賴與託付。」愛讀聖經的讀者都知道,聖經不只是教徒的,也無分地域,它是普世價值的,是人類共同信奉的倫理與道德標準。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出自彌迦書第6章第8節,彌迦生於公元前8世紀,是當時以色列的先知,那時充斥著偶像崇拜、欺詐和壓迫,大部分以色列人不遵守耶和華通過摩西頒布給以色列人的法典,他們以為遵守某些儀式或獻祭,就可以贏得上帝的喜悅,但其實上帝喜歡的,是有愛心、待人公正憐憫的人,而不是做做樣子,假裝虔誠。

筆者希望,「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的賴總統能恢復陳水扁的自由之身,能有機會一起推動公益事務。圖/台北國際書展粉專
筆者希望,「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的賴總統能恢復陳水扁的自由之身,能有機會一起推動公益事務。圖/台北國際書展粉專

賴總統曾以「沒有一個牧羊人,身上沒有羊群的味道」期勉新閣員要掌握民意需求,現在更高舉「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做為施政理念,因此,建議賴總統參酌韓國、美國、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對於其前國家領導者的善處,讓前總統陳水扁恢復自由之身,能有機會一起推動公益事務。

二、賴總統特別指出,今年二月上任的新國會是時隔16年後,再次呈現「三黨不過半」的立法院,他呼籲朝野政黨於競爭之外,更應有合作的信念,如此國家才能踏出穩健的步伐,尤其,立法院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以避免衝突,維持社會的安定和諧。

賴總統這段話點明當前的朝野紛歧所在,質言之,目前政黨之間只有競爭,沒有絲毫的合作,甚至誤把競爭當目的,以致產生國家認同的問題;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的劇烈競爭,卻仍能以國家利益優先,絕不會出現國家認同的問題。因此,如何提升國家認同,應是大家必須一齊努力的課題。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