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連9年居食物中毒榜首

北榮醫師許仁毓(圖)24日提醒,諾羅傳播力高,連嘔吐粒子空飄也會感染,呼籲落實個人衛生。(中央社)
北榮醫師許仁毓(圖)24日提醒,諾羅傳播力高,連嘔吐粒子空飄也會感染,呼籲落實個人衛生。(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近期食物中毒案例頻傳,其中多例檢出諾羅病毒陽性。衛福部食藥署24日指出,近9年諾羅病毒都是食物中毒榜首。醫師提醒,諾羅病毒高峰在每年11月至隔年3月,且少量病毒就可以致病,甚至連吸入患者嘔吐物產生的飛沫都可能感染。

根據食藥署統計,從104年起至112年,諾羅病毒蟬聯食物中毒第1名,近3年通報案例中,110年有113件2321人、111年有137件1098人、112年有187件1658人。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指出,依過往經驗諾羅病毒食物中毒事件,通常會比較集中發生在大型餐廳,因為客人或員工人數比較多,較容易發生人傳人群聚等。

而且台灣有越來越來的外籍廚師及餐館服務人員,食藥署已製作越南文等多種語文「餐飲衛生外語宣導品」,宣導食品衛生、正確洗手及食物中毒防治等,以維護食品安全。希望不分本國及外籍餐廳工作人員,整體提生對食品安全衛生的認知。

食藥署製作越南、印尼文等多種語文的「餐飲衛生外語宣導品」,宣導食品衛生、正確洗手及食物中毒防治以維護食品安全。(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製作越南、印尼文等多種語文的「餐飲衛生外語宣導品」,宣導食品衛生、正確洗手及食物中毒防治以維護食品安全。(食藥署提供)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許仁毓指出,諾羅病毒全年盛行,傳播高峰期落在每年11月到3月之間,傳播力非常強,少量就能致病,小於100顆病毒顆粒就會出現惡心、嘔吐、水樣腹瀉、發燒等類似急性腸胃炎的症狀,一般人通常會在1至3天內緩解。

許仁毓表示,諾羅病毒傳播途徑是糞口傳染,可能是食用到受汙染的水與食物,如貝類等海鮮食品或用受汙染水源灌溉的蔬果,未煮熟殺死病毒,就可能食物中毒;另外,感染者的排泄物或嘔吐物也可能傳播風險,甚至是細小嘔吐粒子飄浮空中也有感染可能性。

許仁毓強調,諾羅病毒的特性就是無法透過酒精殺死,一定得用清潔用品洗手、以市售漂白水稀釋消毒環境才可能消滅諾羅病毒。除了勤洗手,不生食、不生飲也是杜絕諾羅病毒的好方法,因為諾羅病毒痊癒48小時後仍有傳播力,生病不上班更是食品業者必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