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 首度由2女學者共享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7日公布,法國學者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學者道納(Jennifer Doudna)共享殊榮。諾貝爾化學委員會指出,兩人「開發出基因組編輯的新技術」,準確編輯動物、植物甚至是微生物DNA,使得開發癌症療法及治療遺傳病,出現更多可能性。

夏彭提耶和道納是歷來第六及第七位化學獎女性得主,今年也是化學獎首度皆頒給女性學者,兩人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112萬美元)獎金。

開發新冠病毒快篩試劑

今年全球受新冠肺炎肆虐,各界原期待諾貝爾獎可能頒給與新冠病毒直接相關的研究。不過兩名獲獎學者的基因編輯研究,確實可能應用於採檢新冠病毒的快篩方法開發。道納共同創辦生物科技新創公司「長毛象」,與葛蘭素史克藥廠合作,開發新冠病毒快篩試劑。

夏彭提耶接到諾貝爾委員會來電後表示「非常激動」,她說:「感覺好奇怪,雖然大家跟我說過很多次(會得諾貝爾獎),但真的發生時還是非常驚訝,感覺不太真實。不過顯然這是真的,我必須學著習慣」。

道納透過柏克萊發表聲明說:「一開始只是基於好奇,如今這項基礎的開發計畫已成為許多研究者的突破方式,用以改善人類生活」。

夏彭提耶出生於法國,畢業於巴黎第六大學和巴斯德研究所,研究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她在研究化膿性鏈球菌時,發現其免疫系統有一段不明分子,而且有切割DNA的能力。

之後夏彭提耶在一場學術會議認識同領域的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道納,兩人合作開發「群聚且規律間隔之短回文重複序列」(CRISPR/Cas9)技術,並於2011年發表。

基因編輯面臨道德爭議

這項技術可視為「基因剪刀」,當細菌被病毒感染時,體內會出現病毒的DNA。若細菌成功存活,便把病毒DNA編進自己的基因組中「記憶」起來,如此之後面對相同病毒來襲,可立即辨識並切割掉有害病毒,避免再度感染。

今日CRISPR/Cas9技術已經成為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常用工具,並應用於一些遺傳疾病,例如鐮刀型貧血症。不過基因編輯技術長期面臨道德爭議,被質疑可能濫用於「訂做嬰兒」,此外這項技術曾引發學術界的專利訴訟。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古斯塔夫松指出:「這項技術的巨大力量,意味我們需要更謹慎的使用。然而同樣重要的是,這項技術、方法將提供人類更多機會」。

此外,相較於歷來諾貝爾獎獲獎研究皆有至少十年以上歷史,今年的化學獎發表距今還不到十年,是一罕見之處。

超人氣
副總統候選人辯論 潘斯:白登防疫方案只是抄襲川普
川普拒交稅表 遭聯邦上訴法院打臉
前CDC主任致函籲芮斐德 辭官揭穿白宮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