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醫獎出爐!遺傳學揭開尼安德塔人基因與新冠肺炎也有關

每年萬眾矚目的諾貝爾公布最新得獎名單,2022 年諾貝爾生醫獎由瑞典遺傳生物學家 Svante Pääbo 獨得, Svante Pääbo 過去主要專研在於古遺傳學領域,中央研究院李文雄院士分析:「得主在古 DNA 科技上有貢獻者,因為古 DNA 保存不容易,這樣萃取是相當不容易的技巧。」諾貝爾委員會更給予高度評語,認為 Svante Pääbo 開創了一個古遺傳學新領域,也將為未來研究醫學領域中一大新方向。

今年 67 歲的 Svante Pääbo 是瑞典生物學家、進化遺傳學權威專家,而 Svante Pääbo 的爸爸是1982年諾貝爾生物獎得主,遺傳到優質基因的 Svante Pääbo曾在美國柏克萊大學擔任教授,他早在 1990 年代因為古 DNA 萃取純化定序技術而成名,他利用極為困難的定序方式重組尼安德塔人基因,發現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基因是有交配過,對於人類演化的進展有很大的貢獻。

此外,2021 年時 Svante Pääbo 在西伯利雅一處洞穴中,挖出一個古人的小指頭,當時外界認為應該也是尼安德塔人,但透過古 DNA 萃取純化定序,意外發現是已滅絕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可文亞副教授形容:「這是非常有趣的研究,幾乎是從蛛絲馬跡中建構人類演化的歷史跟里程碑。」

曾與 Svante Pääbo 相識的李文雄院士形容:「Svante Pääbo 本人很容易相處,重要的是他很樂於分享自己的研究,藉由他的發現可以釐清古人類演化系之外,對於人類演化的進展有大的貢獻。」

尤其 Svante Pääbo 的研究對於現代醫學上也極具意義,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周成功兼任教授說:「在 2020 年時,英國分析 3200 位住院的病人基因序列,與 80 萬控制組比較,發現住院者帶有特定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在 12 號染色體上比例比較高時,比較容易受到新冠肺炎的感染。」

同時在 2021 年 Svante Pääbo 也做了另一份研究,分析 2000 名新冠病危患者,比起對照組,發現重症族群身上少了來自尼安德塔人的基因資訊,周成功強調:「遺傳資訊對於健康是有保護作用、有些特別容易感染,非常有趣、且重要的研究方向。」

可文亞也對此補充說明:「研究用嚴謹的數學模式推估出來,基因跟疾病有關係,發現在染色體中某些尼安德塔人片段可能容易重症、免疫風暴,到底是哪一個基因扮演什麼角色還不清楚。」

統計歐洲人中大約有 16% 人種帶有此基因,南亞大約有 50%,但台灣人目前不知道有多少帶有。因此,周成功認為:「尼安德塔人的遺傳資訊大部分都流向亞洲,在歐洲相對少,以現在研究中都是尼安德塔人對疾病嚴重性,過去研究人士都拿歐美人做研究,而台灣有相當高比例基因體中帶有尼安德塔人的遺傳資訊,可以收集相關 DNA 進行分析,搭配台灣良好的健保資料庫數據,這樣研究只有台灣可以進行。」

雖然過往遺傳學、基因學看似生硬的議題,也藉由 Svante Pääbo 的得獎,讓台灣民眾知道此研究並非難以理解,其實與現代人疾病具有息息相關,同時也證實了現代人身上可能帶有已滅絕其他人族生物的基因。

文、圖/王芊淩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先來看看過去5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有哪些吧!

上班族壓力大身體拉警報!營養師:運動不足、飲食不均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