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柏南基 化解雷曼危機 際遇難逢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三位得主之中,有一位是全球金融市場人士的「老朋友」─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柏南基(Ben Bernanke)。他在任內的兩大作為,至今仍是金融界無可磨滅的記憶。

首先,柏南基於2006年出任Fed主席約兩年後,就極其不幸地遭遇到衝擊全球的「金融海嘯」。這起風暴的肇因在於美國金融體系的病根早已積重難返,法規寬鬆加上監理怠惰,導致金融投機猖獗,且房貸授信標準不斷降低,形成「次級房貸」危機;銀行業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高風險的金融工具與衍生性產品,包括房貸擔保證券及信貸風險交換合約。

這些情況早在柏南基上任之前已經就是不定時的核彈,不能算是他的「政績」;而從正面來看,能夠在自己所專長的領域一顯身手,對一位經濟學家來說的確是際遇難逢之會。

2008年9月「雷曼風暴」發生後,隨即引發多家重量級金融機構面臨倒閉危機。Fed於當年12月將聯邦資金利率降到0-0.25%,並一直維持到2015年底。

柏南基更大的手筆,則是從2008年11月起先後實施三輪的「量化寬鬆」(QE)措施,由Fed大量買進美國公債及其他機構債券,對金融市場注入龐大基金。這在當時是一項實驗性的創舉,因為以往無論是緊縮或放鬆信用,都是採取「價化」手段,也就是升息或降息,Fed則是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來調節資金數量。但基於量、價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連繫,因此要因應金融海嘯的強大衝擊,單單靠降息絕對不足以平息,必須靠Fed大量購買資產,才能使市場利率維持在低點。

QE並非Fed或柏南基所創,日本央行早就持續購買公債,但真正旗幟鮮明的實施,無疑是柏南基主政之下的創舉,而且已經成為美國、歐洲、英國等已開發國家因應經濟及金融危機的通則。2020年3月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因為新冠疫情再度陷入危機,主要國家央行毫不猶豫地同步實施QE。

柏南基另一項驚人之舉,則是2013年他表示美國經濟前景看好,QE措施即將退場,隨即引發金融市場恐慌,尤其是新興股市、債市及貨幣匯率都大幅下跌,引發所謂的「退場風暴(taper tsunami)」。結果不僅QE退場不成,反而又多實施了一輪QE。

柏南基雖然深切了解,隨著金融法規趨於嚴謹,金融危機解除,加上經濟穩健復甦,QE的確應該功成身退,否則由於資金浮濫,不僅催生金融泡沫,累積通膨壓力,而且使資金無法做最有效率配置,對生產力成長反而不利。無奈「退場風暴」的慘痛教訓,使柏南基投鼠忌器,直到2014年他退場,QE依然在場。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對抗通膨 華人樂淘盲盒 1/3價格買餐飲 熱門商品5秒搶光
麥當勞「大人版」玩具餐 一盒難求 華人粉絲找代購
LA西裔市議員集體種族歧視白人同僚 議長引咎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