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肺癌篩檢驚見好多黑點「若肺腺癌3個月就掛」台大名醫解析自救關鍵


肺癌人數節節攀升,已成為台灣的新國病。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也在《數字台灣》節目中,分享過去做肺部檢查的驚悚經驗,不僅曾發現「肺好多黑點」,更曾被檢查出肺部毛玻璃,幸好不是肺癌,後來也順利恢復健康,讓他不由得感慨肺部檢查的重要性,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

謝金河健檢發現肺部有黑點!醫:有癌細胞3個月就掛了

肺部是「沉默的器官」,由於出狀況幾乎不會產生不適,而一旦出現不適往往病程已相當嚴重,很多人不知不覺中就罹患了肺病還不自知。謝金河表示,人生經歷中有2次和肺部相關的可怕健檢經驗。

第一次篩檢約在2008年,透過256切電腦斷層檢查,竟發現肺部有很多黑點,當時主治醫師甚至表示,「如果這有癌細胞,恐3個月就掛了」,讓他幽默表示:「聽了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幸好,後來發現只是早期的肺部結節,最後安然無恙恢復健康。這次的驚悚經驗,也讓謝金河維持每1~2進行肺部檢查的健康習慣。第二次則約在2022年,健檢時發現肺部出現0.5cm的毛玻璃,經過治療後也順利復原。

肺癌成新國病,4期存活率剩1成!及早發現存活率高

從數據來看,肺癌的死亡率、死亡總人數早在18年就超過「舊國病」肝癌,有成為「新國病」的架式。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於節目同台分享,從2016年到2021年,5年內肺癌花費的健保費用成長了總共1倍,由110多億到220多億,且死亡人數已連續2年都超過1萬人。

根據「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率之首,111年死於肺癌的患者,更是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5(19.4%),明明是不容忽視的重症,許多民眾卻難以早期發覺,讓身體在不知不覺間受肺癌的侵襲,死亡率大增。

根據統計,第1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達9成、第2期約6成,到了第3期則下降到約3成,如果延誤治療到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5年存活率差距十分巨大。


定期胸部電腦斷層及早揪小腫瘤!發現結節別緊張,超過0.8cm才需評估

因此,肺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非常重要。然而,傳統舊有檢查工具卻難以發現早期肺癌。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曾為文說明,胸部X光多只能發現大於1cm以上的肺癌,而且還有心臟縱膈的前後、肺門大血管處、肺尖處或橫膈下方、骨頭交接處等諸多死角,在這些死角長出的肺癌,即便長到4、5cm都難以發現,也因此以往常出現明明去年有照過胸部X光,今年卻被診斷為肺癌末期的案例。

幸好,肺癌篩檢也隨醫療科技逐漸進步,近年有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可供檢查,不僅能掌握長在死角的肺癌,甚至還能偵測出小於0.3~0.5的腫瘤,大大提高發現早期肺癌的機會。

即便是檢查發現出肺結節也先別急著緊張。陳晉興說明,0.6cm以下的結節可當作正常、0.8cm以上,則可進一步胸腔內科、外科評估。他也分享臨床案例說明,有一位老菸槍檢查時發現1cm左右的毛邊結節,在經戒菸治療後3個月結節便縮小、4個月就完全消失,由於結節大多不是癌症,不需過於緊張。

前總統陳建仁罹早期肺癌治療3天即可出院!2類人免費篩檢掌握肺部狀況

由於早期肺癌存活率高,相較於晚期,民眾可略為安心。曾是肺腺癌患者的前副總統陳建仁也特別接受《今周刊》專訪、拍攝短片表示:「很多人都很擔心檢查出來罹患肺腺癌怎麼辦?其實也沒有那麼嚴重」。由於他是早期發現、治療,甚至僅住院3天後即可出院上班,可見及早篩檢的重要性。除了自費篩檢外,衛福部也提供2類民眾能免費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資格包括:

  • 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有血緣關係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若有吸菸情形,應同意接受戒菸服務。

  • 具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若有吸菸情形,應同意接受戒菸服務。「包-年」定義:平均每日吸菸包數*吸菸年數(如:雖然現在已經戒菸了,但之前有吸菸時,平均每天吸1包菸,共吸了30年;或每天吸2包菸,吸15年等)。

由於吸到含有PM2.5等空污的髒空氣、煮菜油煙,即使未抽菸也可能罹患肺癌,台大名醫陳晉興曾受《早安健康》專訪建議,即使是不屬於公費檢測的民眾,只要年齡超過45歲且經濟負擔得起,便能自費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若無異常,可每3年追蹤一次;高危險族群可每2年追蹤一次,若有異常,則依醫師判斷主動追蹤身體狀況。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謝金河肺癌篩檢驚見好多黑點「若肺腺癌3個月就掛」台大名醫解析自救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