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檳、拒檳、戒檳 健康3撇步

檳榔是導致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子,台灣每年約有八千人罹患口腔癌,死亡人數約有三千多人,而男性患者中,高達七成都有嚼檳榔的行為。國民健康署提醒國人,檳榔本身為第一級致癌物,為了您的健康,請不要嚼食檳榔。

「識檳、拒檳、戒檳」健康三撇步,正確認識檳榔危害,並拒絕與戒除檳榔!

一、「識檳」:檳榔為第一級致癌物,不含添加物的檳榔子,即對人體致癌。許多民眾以為,檳榔沒有添加紅、白灰或荖葉,就不會罹患口腔癌,事實上,檳榔子本身含有檳榔素(arecoline)和檳榔鹼(arecaidine),會透過汁液接觸口腔黏膜而產生致癌物質。

二、「拒檳」:不嘗試、不接受、不邀請,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嘗試嚼食檳榔,除了對口腔健康產生影響外,對外表觀感也有一定程度影響。

三、「戒檳」:及早戒除檳榔並定期口腔黏膜檢查,設定目標持續每日減檳至戒除嚼檳習慣為止。若是要提神,建議使用替代品,如:口香糖、無糖口嚼錠、硬喉糖等來達到戒檳的效果。

國民健康署提供三十歲(含)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十八歲以上至未滿三十歲嚼檳榔(含已戒)及原住民每二年一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可至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期望大家一起來傳遞正確的觀念訊息,拒絕檳榔於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