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會勘香斜大道 花縣府允改善

花蓮縣議會有9名議員2日到日出觀光香榭大道會勘,利用裝水的寶特瓶測試兩側車道的坡度傾斜程度。(羅亦晽攝)
花蓮縣議會有9名議員2日到日出觀光香榭大道會勘,利用裝水的寶特瓶測試兩側車道的坡度傾斜程度。(羅亦晽攝)

斥資4.5億元打造的花蓮日出觀光香榭大道已完工開放通行,不過道路兩側坡度傾斜嚴重,有人車通行安全疑慮,被戲稱為香「斜」大道。花蓮縣議會9名議員2日會勘要求改善缺失,縣府建設處長鄧子榆允諾會讓工程順利驗收。

花蓮日出觀光香榭大道全長約770公尺,連結花蓮市南濱路至中華路,以進口黑白兩色花崗岩鋪成,路中央為13.5公尺寬的人行徒步區,兩側則是寬約5.4公尺車道。2019年4月動工、去年10月完工開放通行,工程經費逾2.5億餘元,石材約2億元。

香榭大道開放通行後爭議不斷,道路兩側車道傾斜嚴重,時常出現排水及人車通行問題,花崗岩出現染色、破碎及凹陷,道路鋪面高低不平,容易積淹水。9名議員昨針對民眾反映的缺失,與鄧子榆一同到場會勘。

多名議員則認為,車道傾斜常造成騎士摔倒,且鋪面積水不退、化妝蓋板石材凹陷破碎,施工品質也令人堪慮,每塊石材都是人民的血汗錢,缺失不應由人民承擔,要求縣府站在照顧民眾行的權益上,提出可行方案解決問題。

對此,鄧子榆解釋說,原先設計寬度為3.8公尺,但民眾認為寬度太窄,無法路邊停車,達成共識後將道路加寬至現在5.4公尺,結果和下方箱涵位置重疊,為配合排水,才會出現斜坡。

鄧子榆坦言,如果敲除箱涵重做將涉及諸多問題,且坡度經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檢測,30公里速限內都符合抗傾倒、耐磨及長時行車標準,至於其他缺失,他允諾會盡力改善,完成後再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