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草行動開始!民眾黨加強溝通論述挽回年輕人支持 找回主體性力甩「小藍」標籤

立法院5月時在國、眾兩黨聯手下,強行通過國會職權相關修法,引爆「青鳥行動」,10萬人上街頭,民眾黨總召黃國昌成眾矢之的。資料照片,廖瑞祥攝
立法院5月時在國、眾兩黨聯手下,強行通過國會職權相關修法,引爆「青鳥行動」,10萬人上街頭,民眾黨總召黃國昌成眾矢之的。資料照片,廖瑞祥攝


立法院國會職權相關修法,引爆逾10萬人上街頭,「青鳥行動」還飛向國際,攻佔紐約時報廣場,而這場活動中,國、眾兩黨聯手碾壓通過修法,其中民眾黨及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黃國昌更成為眾矢之的,民調也顯示,民眾黨在這波運動中好感度明顯下滑,成為國會三黨的最大輸家。民眾黨內部也正視這個問題,將加強溝通論述,挽回青年支持度,更盼「化青鳥為小草」;黨籍立委坦言,此次表決是贏了面子卻輸了裡子,更建議一定要有主體性,不要再被貼上「小藍」標籤。

立法院上月並不平靜,國民黨團、民眾黨團聯手力推國會職權相關修法,讓朝野黨團爆發激烈衝突,場外更是陸續聚集民眾,衍生出「青鳥行動」,一度逾10萬人。這波新的社會運動非政黨動員,參與者各年齡層都有,尤其以40歲以下青年族群為最,甚至出現不少穿著高中制服的稚嫩臉孔。

而主導法案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成為眾矢之的,尤其過去被視為太陽花學運代表人物之一的黃國昌,仇恨值爆表,青鳥們製作大量文宣批評、諷刺。《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民眾黨5月好感度下滑最多,比4月下降4.8%,成為國會三黨最大輸家;《信傳媒》民調也指出,民眾黨在5月的支持度只有11.3%,短短幾個月崩跌10%以上;這對靠青年選票起家的民眾黨而言,無疑是一大警訊。

社群仇恨值破表 黨中央迅速反應減少傷害

面對外界排山倒海的批評,民眾黨青年部副主任劉昱鴻坦言,一開始有被嚇一跳,尤其5月17日當天,在社群媒體「Threads」上,民眾黨仇恨值破表,加上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網路媒體「沃草」圖卡做很快,在社群輿論上,可以說是完全挨打,「如果傷害嚴重程度10分是最高,我當下會覺得有7分。」他表示,所幸黨中央反應快,也馬上製作圖卡、短影片澄清並反擊,立委也上網路、廣播節目說明,給外界不一樣的的資訊、觀點,後來5月21、24日雖然數萬人上街,但傷害嚴重程度已經降到5分。

對於上街抗議的年輕人,劉昱鴻說,絕對不會說是「民進黨動員來的」、「被民進黨騙的」,他樂見年輕人人上街頭表達意見。10年前也在街頭反服貿的他認為,年輕人關心政治絕對是好事,而且這些參與者不見得會被民進黨吸收變「鐵粉」,要「化青鳥為小草」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劉昱鴻解釋,就他的觀察,現在的年輕人很願意接受不同觀點的資訊,不會一下子就選邊站,所以民眾黨未來一定會加強溝通、論述立場,挽回年輕人支持。他說,國會改革只是其中一個戰場,未來像是《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等民生議題,民眾黨一定會在輿論上做好準備,像是點出綠營自相矛盾的雙標行為,另外520總統就職演說賴清德避談住宅政策,這都是年輕人在意的地方,所以會加以批評、爭取支持。

另外,黨主席柯文哲上週赴政治大學、輔仁大學演講,是國會職權修法三讀後首度現身校園,劉昱鴻說,這兩場活動都沒有遇到大規模的抗議,現場學生反而是很理性地詢問柯對國會職權修法,以及青鳥行動的看法,其實就再再顯示年輕人很願意聆聽不同立場的資訊。

立委嘆被貼「小藍」標籤 未來政策會聚焦國會拉快提案速度

「我們這次真的是贏了表決,輸了面子!」對於推動國會職權修法,有立委認為,只要做對的事情,就不應該怕被罵,但這次真的是被民進黨「贏了論述」,民眾黨自己還被貼上「小藍」標籤,可以說是慘勝。

面對民調下跌、被「青島行動」參與者罵翻,該立委說,黨內大多數人都承認絕對是傷害,而造成傷害的一大原因是,在整個過程中,民眾黨無法凸顯自己的主體性,比如明明民眾黨最早提出「國會改革」的想法,但後來跟國民黨一同提出修正動議;另外,因為民眾黨人少,國民黨人多,所以熬夜、霸佔主席台等苦工都由國民黨扛起,讓外界以為是民眾黨搭國民黨的「順風車」,還被諷為「傅隨組織」。

該立委透露,上週三黨內中央委員會,就有立委認為「未來一定要拚速度」,所謂拚速度,就是很多時候,在一個月前就知道未來國會決戰法案是什麼,但民眾黨8個立委光是要處理自己的法案都忙不過來,根本沒時間跟進。另外,黨內政策會、智庫過去沒有在管立法院,所以提議的立委認為,未來政策會、智庫應該增加人手,把焦點放在立法院,盯住國會的脈動,搶先藍綠召開公聽會、提出自己的版本,開記者會說明,才能搶佔先機,藍綠如果要合作都歡迎來談,民眾黨就能凸顯「關鍵少數」的地位。

該立委說,柯文哲聽完後非常認同,並請秘書長周榆修、立院黨團主任陳智菡加速處理,但目前還在構想階段,要再觀察日後發展。

被問到會不會擔心青鳥行動造成「小草脫粉潮」,另一位立委則是老神在在,並認為政治版圖沒有太大改變,參與青鳥行動的人大多是綠營的支持者,「賴清德的40%還是沒有改變。」另外,對於黃國昌成為頭號被針對的目標,該立委表示,針對性太強,反而證明現場根本就沒有「小草」,因為民眾黨的支持者本來就討厭藍綠。

地方民代感壓力但樂觀 做好選服爭取選票

國會職權修法所引起的政治風波,外界普遍認為,或多或少會影響2026九合一選舉,2年後要競逐連任的縣市議員也坦言,在地方上確實有壓力,「像是去比較綠的區域,民眾都會指著我問:『 你們那個黃國昌到底在幹什麼!』」但該議員也說,在比較藍色區域,則會有民眾比讚,所以短期壓力一定有,但畢竟距離選舉還有2年,民眾的仇恨勢必會降溫。

該議員認為,地方選舉還是有其獨特性,國會的紛紛擾擾不能說不會影響九合一選情,「但會不會像外界認為2026直接滅黨?我覺得絕對不會。」

該議員說,國會三黨不過半後,許多民生法案通過的速度都變快了,像是《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修正案、《再生醫療法》立法等,民眾都會有感,所以在基層會向民眾說明,也會做好選服爭取支持。

更多太報報導
海巡好忙!緊盯中國對台軍演還要救海龜
【幽靈戰機2-1】與台灣情深緣淺的美系重型戰機 南韓F-4E幽靈二式戰機風光傳承KF-21
【一文看懂】《財劃法》吵什麼?中央、地方搶錢大戰 25年未竟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