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碳權交易所設於高雄的天然優勢

高雄碳排多來自鋼鐵、石化等傳統重工業大戶。   圖 : 翻攝自3people.com.tw
高雄碳排多來自鋼鐵、石化等傳統重工業大戶。 圖 : 翻攝自3people.com.tw

[Newtalk新聞] 今年4月蔡總統宣布我國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服務範疇涵蓋國內碳權交易、國際碳權買賣及碳諮詢宣導服務,如果考量數據、國際門戶等因素,建議中央應把碳交易所設於高雄市。原因如下:

1.數據分析:高雄碳排多來自鋼鐵、石化等傳統重工業大戶,如何計算碳排放、揭露與分析已行之有年,龐大市場供給形成下游完整的盤查、認證等服務產業鏈,數據資料及技術人才將有利碳交易平台運作。

2.碳排量能:2020年高雄全年排碳量達5,331萬噸,有90餘間排碳大戶,相關業者預期也將是碳權交易主要需求者,此外國內各項減碳計畫及技術如:汽電共生廠脫煤、鋼鐵業氫能冶煉、石化業碳捕捉等都在高雄啟動,未來將有很大潛力成為我國最大的減碳來源。

3.產業示範:高雄為全台排碳第一大城,作為碳交易中心,不僅具政策示範性,同時透過碳交易服務經濟促進南北均衡,也回應高雄市民長年對產業轉型的期待。

4.國際門戶:近年國際供應鏈、企業ESG與各國碳邊境調整機制所衍生的減碳壓力日益提高,如未來台灣要求進口產品申報碳排放量進而收費,進港貨物也將衍生碳交易需求,高雄港做為全國最大港口,若能結合碳交易中心,可將地利優勢極大化。

回顧過往台灣產業發展,高雄作為工業重鎮,支撐全國經濟發展,也相對承受高度環境污染的代價,高雄一地碳排量占即全國20%,近年正值全球積極因應淨零轉型的時刻,如「台灣碳權交易所」設於高雄,中短期將可帶動國際認證機構、碳盤查、減碳技術服務等相關行業進駐,中長期可形成綠色金融、減碳服務聚落,並對國內工業最大城市的高雄產業具轉型典範效果,帶動國內淨零轉型步伐加速前進。

文/林家逸(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生)

查看原文

今年4月蔡總統宣布我國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服務範疇涵蓋國內碳權交易、國際碳權買賣及碳諮詢宣導服務。   圖:擷取自蔡英文臉書(資料照片)
今年4月蔡總統宣布我國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服務範疇涵蓋國內碳權交易、國際碳權買賣及碳諮詢宣導服務。 圖:擷取自蔡英文臉書(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