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誰先開槍怪誰」:原來中日會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要怪中國

龍應台。   圖:取自文化部官網(資料照)
龍應台。 圖:取自文化部官網(資料照)

[Newtalk新聞] 龍應台這一篇「龍應台:北京未開一槍,已給台灣社會帶來裂痕」(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30419/taiwan-china-war-us/zh-hant/?fbclid=IwAR2rgDFAldEYVvnzXFQ5Yei-vPTEBSVIOn-6LU7MomY4mjL19DazmUHtM44)之所以要評,不是他好,而是他投稿到紐約時報而有影響力。

第一段:「我在台北的一個朋友最近在Facebook上寫了一篇充滿激情的帖子,敦促台灣的年輕人做好與中國開戰的準備。他認為,面對中國的奪島威脅,唯一的辦法是靠實力;其他一切都是幻想。儘管已是花甲之年,他還是發誓只要有需要,他會拿起武器。這種情緒在台灣之普遍令人感到不安,我私下給他發訊息說,實力應該只是台灣戰略的一部分,我們的政治人士和其他公眾人物應該表現出真正的勇氣,與中國接觸,以某種方式緩和局勢。當一個更強的霸凌者威脅你的時候,難道不應該先嘗試去緩和局勢嗎?「不要做投降派,」他反駁。從這種友人之間的交鋒可以看到,中國未開一槍,就已經對台灣造成了怎樣的傷害。」

這一段值得討論的問題,不是「中國未開一槍,就已經對台灣造成了怎樣的傷害。」而是「實力應該只是台灣戰略的一部分,我們的政治人士和其他公眾人物應該表現出真正的勇氣,與中國接觸,以某種方式緩和局勢。當一個更強的霸凌者威脅你的時候,難道不應該先嘗試去緩和局勢嗎?」

誠如龍應台給紐約時報的資料,他當過馬英九時期的文化部長。這就是說他不是文人,而是政治人物。臺灣政府、各政黨與中國互動的關係,他是知道。至少他知道中國不和民進黨政府及民進黨接觸。這在馬英九當政之前的陳水扁政府,馬英九卸下總統職位後的蔡英文政府都這樣。因此,「嘗試去緩和局勢」的責任是誰?這非常清楚。政治人物對如此政治事件,不能裝作自己不懂。

因此解讀龍應台的結論之一:「台灣將於明年1月舉行關鍵的總統選舉,是對抗中國還是尋求和解的問題將在未來幾個月對我們所有人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國民黨獲勝,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可能會緩和;如果民進黨保住了權力,誰知道呢?」

即「如果國民黨獲勝,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可能會緩和」就是中國用武力威脅產生效果,結果就是投降。若「如果民進黨保住了權力」就是武力威脅沒有產生效果,臺灣不投降。

解讀龍應台的結論之二:「誰先開槍怪誰」。這個意思是:當壞蛋持刀進你的屋子裡,他若不砍你,你也不能動手。你若為保護自己家園而先動手,就要怪你。

我記得中日發生二次世界大戰,照國民黨的說法,起因於日本藉口一位士兵在中國河北宛平縣失蹤,日本軍要進城搜查,但中國軍不准。因此中國軍少將吉星文發射第一顆子彈,掀起中日戰爭。

照「誰先開槍怪誰」邏輯,原來中日戰爭是中國要負起責任的。

文/林修正(退休副教授)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謝步智觀點》前線軍頭「逼宮」 普丁整個軟了! 敗象已呈 克宮破天荒密集表態願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