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因情感變得更美好

情感賦予我們生命的色彩和深度,也構築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與體驗。(示意圖:Marcin Dampc/pexels圖庫)
情感賦予我們生命的色彩和深度,也構築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與體驗。(示意圖:Marcin Dampc/pexels圖庫)


如果人生可以剝去情感的外衣,那該有多好。

那些夜深人靜時滲入骨髓的寂寞,那些在人來人往中無端湧起的悲傷,還有那些在喧嘩歡笑後突然降臨的空虛,全都不會存在。

試想一個沒有情感的世界,所有人都像機械一樣運作。我們或許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不會有不必要的猶豫和恐懼,不會因為失去而痛苦,也不會因為得到而恐懼失去。這樣的世界,表面上看起來是那麼的完美無瑕,一切都是那麼的井然有序。

但是,當夜色來臨,當筆者站在那條漫長而空曠的街道上,四周一片死寂,連一點微弱的聲音都沒有,這樣的完美是否就真的是筆者所渴望的呢?撫心自問,筆者真的沒所謂。

但,或許,對世人來說,沒有了情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將不復存在,每一個靈魂都將成為孤島,無法傳達也無法接收溫暖。

情感,它讓我們承受著種種痛苦與掙扎,但同時也是它,賦予我們以生命的色彩和深度。它讓我們能感受到春風的溫柔、夏雨的潔凈、秋葉的哀愁、冬雪的靜謐。正是這些感受,構築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與體驗,使得每一次呼吸都充滿了意義。

想像一下,如果失去了愛,那麼母親溫柔的目光、戀人熱烈的擁抱、朋友真摯的鼓勵,這些都將變得毫無意義。我們可能不會再為某人的一句話而心生暖意,也不會為一場電影中的場景而淚流滿面。這樣的世界,雖無風雨,卻也寥寥無幾。

當我再次思考這個問題時,我開始明白,情感並非生活的負擔,而是生命的禮物。它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如何去感恩,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如何在絕望中堅持信念。沒有情感的人生,就像一條永遠無法到達彼岸的河流,永遠流淌卻無法完成其生命的意義。


情感是生命的禮物。它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如何去感恩,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圖:Pixabay)

或許,我們不應該逃避情感帶來的痛苦與不確定性,而是應該擁抱它,因為正是這些痛苦與不確定性,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我們。在這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讓我們學會用心去感受每一刻的美好與痛楚,讓這些情感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就像不朽的樹木,即使經歷過無數的風霜雨雪,它們仍然堅韌地站立,每一次的挑戰都讓它們更加茁壯。人的生命亦是如此,情感的風雨是我們成長的養分,使我們得以茁壯成長,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理心。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是獨特的,正是因為這些高潮迭起的情感起伏,才讓我們的故事充滿了張力和感染力。正如不朽所說,每一段情感的流動都是對生命的深刻體驗,是對這個世界無盡好奇的回應。

愛、憤怒、悲傷、喜悅……這些情感織成的錦繡,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它們讓我們的生活不再單調,而是變得豐富多彩。這不僅是一種生存的狀態,更是一種深刻的生活藝術。當我們學會從每一次心碎中恢復,每一次失望中站起來,我們就學會了如何用情感的力量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旋律。

所以,讓我們不要想像一個沒有情感的世界。相反,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情感的觸動,因為它們是我們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伴侶。無論是喜悅的笑聲,還是悲傷的淚水,它們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是我們共同經歷這個世界的方式。

在這個繁忙且充滿壓力的現代社會,我們或許會偶爾希望自己沒有情感,以為那樣會更容易走過生活中的低谷。但實際上,是這些情感給了我們力量,讓我們能夠體驗到人生的深度和寬廣,讓我們能夠真正地活著。

總而言之,情感不僅是人類生存的一部分,它還是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和有意義的關鍵。它是我們對世界的感知,是我們與他人交流的橋樑,是我們記憶中那些美好時刻的永恆見證。人若沒有情感,那該多寂寞,多空虛。情感,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美妙,它值得我們去擁抱,去愛惜。

在《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的筆觸下,不朽提醒我們,即使是在最漫長的冬夜,心中的溫柔和情感的火花也能帶來光明和溫暖。讓我們不再遺忘這些瞬間,因為這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每一次心靈的觸動,每一個情感的波瀾,都是生活給予我們的禮物。我們應該學會珍惜這些瞬間,因為它們構成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塑造了我們的性格和靈魂。在情感的推動下,我們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愛護自己,如何面對困難和挑戰。

不朽在他的文字中常說,每一份情感都是對生命的尊重。當我們允許自己完全地感受每一次高低起伏,我們就是在尊重自己的生命,認真地對待每一天。因為只有當我們真正地體會到情感的深度時,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的意義,才能感受到與他人的真實連接。

生活中的每一次笑聲、每一次淚水,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它們讓我們的生活不再是一片空白,而是一幅由無數色彩構成的畫作。這些色彩有時可能會是暗淡的灰色,有時則是鮮艷的紅色或深邃的藍色。每一種顏色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共同創造出一個多彩的世界。

情感也是我們創造和享受藝術的基石。無論是音樂、繪畫、文學還是電影,藝術作品中的每一筆、每一音符、每一個字都是創作者情感的流露。這些作品能夠觸動觀眾,因為它們喚起了我們內心的共鳴,使我們能夠在他人的創作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別人的喜悅或痛苦。

因此,我們不應該夢想一個沒有情感的世界。反之,我們應當尋求更深入地理解和表達我們的情感,因為這是我們與這個世界和其他生命形式建立最深刻聯繫的方式。情感豐富了我們的人生,給予我們力量和勇氣,讓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在不朽的文字中,我們看到了情感的力量和美。這些文字如同生命之光,照亮了我們的道路,指引我們前行。當我們在情感的海洋中航行時,讓我們不忘初心,珍惜這份旅程,並把餘生的溫柔都留給那些重要的人和事。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會充滿意義和價值,我們的存在才會真正地觸動世界,讓這個世界因我們的情感而變得更加美好。

作者》Æthelflæd-TO-BE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第一場拳擊比賽
89民運/否定426社論與對話:從427大遊行後到絕食開始主導的運動論述
如何解讀賴清德520演說中的兩岸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