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太陽來幫忙 慈科大印尼專班為家鄉想辦法

運用天然能源乾燥農產品
運用天然能源乾燥農產品
學生將太陽光熱機熱技術用於乾燥機
學生將太陽光熱機熱技術用於乾燥機

幫助印尼貧困學生藉由教育翻轉人生,慈濟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成立四年制日間部印尼國際專班,學生們針對印尼農業現況與需求,設計出利用太陽熱能的農產品乾燥機,既能降低農民成本,又能為農產品加值。


印尼全國近三成人口從事農業,但大部份都屬於傳統農業,既辛苦又收入不高,慈科大印尼專班,就是希望透過農業與行銷管理專業,讓學生畢業後返回印尼,帶入智慧農業的概念,進而改善家庭生計,成為農業加值人才。


慈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老師蘇美惠表示,學校課程以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運用現代能源,設計出人人負擔得起、可靠、永續、且能真正幫助印尼農業的方案。


考慮到印尼的氣候、產業現狀及農民經濟條件,學生們運用太陽熱能,設計出「SHINERGY太陽能農產品乾燥機」。學生王艾文說,如果以最傳統的「日曬」方式處理農作物,至少要4天才能曬乾,但若選擇瓦斯或電動食品烘乾機,不僅費用高、危險性也高。


印尼每年4到10月,最高溫度可達38度,SHINERGY採用太陽熱能為乾燥的能源,可以在2天內烘乾農產品,農民也不必支付電費或瓦斯費,更能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透過天然能源的乾燥程序,解決農作物不耐存放、占空間、含水量高易腐敗,以及運輸成本高等問題,此外,學生同時還將乾燥機的數據連至物聯網,讓農民在手機端,就能掌握機器運作狀況,而這項產品,也規劃與印尼的農民合作社洽詢合作,可望引進印尼,增加後續包裝與配銷彈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