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座糾紛頻傳「博愛座成搏鬥座」 設置由來是為紀念蔣中正

▲ 示意圖 資料照

台北市 / 林彥廷 綜合報導

台北捷運昨日再次發生「博愛座糾紛」,博愛座存廢再次引起網友熱議,而「懷舊達人」張哲生昨(18)日也轉發他曾發布過的「台北市公車上博愛座的由來」一文,並感嘆「真的應該取消博愛座的設置了,其實每個位子都可以是博愛座」。

張哲生於2019年時曾分享在1976年4月2日的《聯合報〉第6版一篇報導,報導標題為「發揮蔣公仁慈精神 公車上普設博愛座」,內容指出,台北市各公民營公車業昨天表示,為紀念總統蔣公逝世週年,將於北市各線公車上普設「博愛座」,以表示對蔣公追思之忱。參加這項運動的公車單位有台北市公車處、欣欣、大南、大有、光華、指南、台北、三重及中興等客運公司,共計公車二千六百九十九輛,每車設「博愛座」兩個,全部座套均由中國信託投資公司捐贈,採用藍底黃字皮製座套,希望市民乘車時能主動讓座老弱婦孺,以發揮蔣公仁慈博愛的精神。

而昨日北捷發生「博愛座糾紛」後,張哲生於臉書再次轉發該則貼文,並感嘆說「真的應該取消博愛座的設置了,其實每個位子都可以是博愛座」。不少網友看到貼文後也留言表示「該取消了」、「改名為搏命座」、「原來一開始是自發性的啊,但後來怎麼又變成是中央立法了,想廢都廢不了」。

近日博愛座讓座糾紛不斷,北捷表示,博愛座設置係根據衛生福利部「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規定,未提供對號座之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之博愛座;另配合交通部頒布「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第12條規範,客車廂應設置供行動不便者優先乘坐之博愛座,並應於明顯處標示博愛座字樣,座位至車門間地板應平坦無障礙。

北捷強調,博愛座的立意及使用原則,年齡並非唯一標準,身心障礙者、孕婦、行動不便、抱小孩、身體不適、年長者或有其他實際需求者等,均可優先使用,本公司亦自96年9月起陸續推出博愛識別貼紙、好孕胸章,凡孕婦、身心障礙、年長者或身體不適等旅客,皆可在全系統車站詢問處自由免費索取及使用。

北捷呼籲,大家持續發揮關懷禮讓精神,將座位提供有需要的旅客,北捷表示,不希望博愛座淪為年紀或道德綁架的工具,失去原先立法設置博愛座的美意。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也回應,這樣的一個善意禮讓的文化是要發自內心,而不要成為道德綁架,「他可能有需要,但只是你沒有看到」,還是很希望能夠跟所有市民朋友一起努力,來發揮這樣的精神。

蔣萬安指出,前一陣子發生這些爭議事件的時候,中央衛福部有相關的研議,修改相關規定,比如說希望將老弱婦孺修改成其他真正有需求者,北捷也發函給中央主管機關來討論相關法規以及爭議,這個部分都很願意進行溝通討論,把第一線實際的情形跟中央主管機關一起交換意見。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天氣炎熱 南高屏等6縣市防36度高溫
雲林首辦國慶焰火.高鐵特定區施放 民憂交通不便
北捷又爆博愛座糾紛! 年輕男子未讓座遭老翁掌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