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詩,全境擴散」 2022 臺北詩歌節9/24起跑

2022「臺北詩歌節」以「詩,全境擴散」為主題,強烈呼應後疫情時代心靈療癒的渴求與想望
2022「臺北詩歌節」以「詩,全境擴散」為主題,強烈呼應後疫情時代心靈療癒的渴求與想望
焦點詩人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以族語寫作,為部落發聲
焦點詩人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以族語寫作,為部落發聲
10/8【跨領域詩行動】演唱會《活著寫詩。活著歌唱:王榆鈞+張心柔》
10/8【跨領域詩行動】演唱會《活著寫詩。活著歌唱:王榆鈞+張心柔》

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的「臺北詩歌節」自本周六(9/24)起展開至10月9日,邀請多位知名詩人與藝術家,帶來開幕詩演出、創作演唱會、詩人講座、讀詩馬拉松、聲響詩實驗和紀錄片播放等豐富精彩活動,透過詩歌帶領大家飛越界限,體驗詩意和想像。

 

文化局陳譽馨副局長表示,過去兩年多的疫情更凸顯詩歌節價值,邁入第22屆的「臺北詩歌節」今年以「詩,全境擴散」為主題,強烈呼應後疫情時代心靈療癒的渴求與想望。臺北詩歌節一直維持著貼近社會脈動的風格和跨領域的精神,讓更多人透過詩歌節,體驗藝術家們受到詩歌啟發的各種創作活力,進而關注這座城市、這個世界,這是詩歌節最重要的價值所在。

 

本屆詩歌節邀請布農族重量級創作者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Bukun.Ismahasan.Islituan)擔任焦點詩人,策展人楊佳嫻表示,卜袞長期致力於部落文化事務,實踐族語研究與文學創作,期望由曾在臺北念書的卜袞,以詩與臺北對話,透過兩場焦點詩人專場講座,分享他在山林與部落生活經驗,談談詩如何成為他的靈魂圖騰。

 

策展人鴻鴻表示,今年活動延續詩歌節的混合與跨越精神,除了在開幕詩演出特別邀請三組風格大膽創新、取材無遠弗屆的青年世代音樂人,以聲音創作傳達對於自身、社會重要議題的關切,並以10小時馬拉松接力方式,由22位中、新生代的臺港詩人,透過朗誦和創作分享,包括音樂、聲音藝術、影像紀錄等多種形式,呈現出詩如何作為一種精神資源,源源不絕地點亮各個創作領域,期望與民眾線上、線下共襄盛舉。

 

今年臺北詩歌節由聲響藝術家許雁婷以鴻鴻書寫臺灣歷史的實驗性組詩《寶藏莊巖》為文本,打造人聲、錄音及電子聲響沉浸體驗,以及文學與科技結合的前衛嘗試。也將放映陳傳興導演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一窺古典詩詞家暨知名漢學家葉嘉瑩的傳奇人。

 

除了跨領域的展現,臺北詩歌節也設計了4場不同面向的講座,並與各特色書店、網路書店合作主題書展。部份活動需事先索票,索票及入場方式可上臺北詩歌節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