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氣球雖已飛向遠方,但這個理想也有了繼任者

當馬化騰在騰訊的年度特刊《三觀》中提出“全真互聯網”的概念,主打“元宇宙(metaverse)”概念的遊戲平台Roblox衝上400億美元的市值,一種以現實世界為基底,以虛擬現實與互聯網技術打造身臨其境的數字生活,也正在從科幻走向現實。

不過別看現在元宇宙與全真互聯網這些面向未來的概念很火,但在現實世界中,目前全球依舊還有40%的人沒有接入互聯網,而所謂的“地球村”也還無法在所有地方都做到。然而讓全球用戶都沐浴在互聯網光輝的願景,從來不缺少為之而努力的身影,現在來看,“鋼鐵俠”馬斯克的Starlink衛星互聯網計劃或許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在Space X的Starlink之前,Google X的“互聯網氣球”項目Project Loon,則是第一個嘗試將互聯網服務提供給全球用戶的計劃。但遺憾的是,這樣一個極具探索性的項目最終在上線9年後宣布停止。不久前有消息顯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方面證實,將關閉互聯網氣球項目Project Loon。並且該項目CEO Alastair Westgarth也發布了一篇題為《Saying goodbye to Loon》的博客,表示“Loon的旅程即將結束,感謝所有一直相信我們的人,以及我們試圖連接世界的使命。”

谷歌氣球雖已飛向遠方,但這個理想也有了繼任者
谷歌氣球雖已飛向遠方,但這個理想也有了繼任者

在互聯網如此普及的21世紀第二個十年裡,全球還有一半以上的用戶無法享受到這項服務。為此谷歌方面在2011年啟動了高空互聯網服務項目,試圖用氣球將全球各地的人們連接起來。在經過了2年的準備後,2013年氣球正式升空,並且專門設置了一個24小時更新的網站,以便公眾跟踪這一項目的進展。

其實用高空氣球實現地面通信的原理並不復雜,當氣球上升到平流層後,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作為電力支持,通過“網狀迴路(Mesh Networking)技術”,用無線電波將互聯網數據包從一個氣球傳輸至另一個氣球,從氣球傳輸至在屋頂建立天線的家庭或企業用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谷歌氣球與馬斯克的Starlink在工作原理上是非常類似的,但兩者分別使用了高空氣球與太空衛星來作為中繼器傳輸數據。

谷歌氣球雖已飛向遠方,但這個理想也有了繼任者
谷歌氣球雖已飛向遠方,但這個理想也有了繼任者

事實上谷歌氣球面臨的真正難題,是氣球本身。不同於處於相當純淨的宇宙空間裡的衛星,身處於平流層的高空氣球要面臨更加複雜的氣象環境。類似探空氣球這樣用於氣象領域的應用並不罕見,但彼時外界對於谷歌氣球項目的前途卻並不怎麼看好。曾有相關氣象專家表示,想要讓熱氣球在平流層待100多天幾乎是不可能,畢竟當時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大型氣球也只能飛行60余天。不過在谷歌工程師的努力之下,這一氦氣球曾一度達到了在平流層持續飛行312天的驚人表現,並做到了在平流層中精確導航、在天空中創建網狀網絡等,此前一度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

據悉,谷歌所使用的高空氣球是由聚乙烯材料製成,直徑15米、高12米,內置太陽能電池板、GPS 定位設備,無線電收發器、環境檢測器等設備,可以在距地面20公里的平流層中飛行,並且每個氣球能夠覆蓋直徑約80公里的地面區域。

在解決了氣球的問題後,谷歌還需要讓一個個氣球在工作壽命週期中始終處於預設的工作範圍之內。為此,他們選擇了人工智能技術幫助氣球確定自己的位置,并快速計算出最佳飛行路徑,再通過算法控制系統讓氣球上下飄動來改變海拔高度,進而利用風向捕捉的風流信號,將氣球穩定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域裡。

據了解,谷歌氣球最為經典的應用案例,就是在2017年的秘魯洪災與襲擊波多黎各的瑪利亞颶風等環境災難中,為數以千萬計的用戶提供了互聯網接入服務。在此之前,谷歌氣球也在新西蘭、阿根廷、烏拉圭等地區長期運行。甚至於在2020年7月,谷歌氣球項目與肯尼亞電信服務商Telkom Kenya合作,還為當地的用戶提供了上網服務。

看起來谷歌氣球項目在此前已經逐漸走上了正軌,但僅僅在一年之後,這個項目就被谷歌放棄。那麼到底是什麼成為了壓垮谷歌氣球的最後一根稻草呢?其實就與其他許多的新銳技術一樣,過於高昂的成本無疑是“萬惡之源”。談及該項目關閉的原因,Westgarth無不遺憾的表示,“儘管已經找到了許多願意合作的伙伴,但是還無法找到一種方式能夠將成本降低到足以建立一項長期、可持續業務的程度。”

誠然,谷歌團隊在過去數年間,做到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工程奇蹟,但他們也始終無法將成本降得足夠低,以維持可持續的發展。並且只有飛行時間足夠長,這一項目的成本才能足夠低。而相比於Starlink選擇較為平和的太空,谷歌氣球所處的平流層顯然就不那麼友好了。相較於最長工作時間只有312天的情況,但這一氣球本身的造價就相當不菲,再配上並不算長的滯空時間,最終就導致了這一網絡的維護成本“壓垮”了谷歌董事會。谷歌X實驗室負責人Astro Telle就曾表示,“沒有人再願意承擔這個責任”。

一方面是高昂的成本,另一方面則是谷歌氣球的目標受眾群體消費能力有限。用負擔得起的互聯網聯盟(A4AI)執行董事索尼亞·豪爾赫的說法,谷歌氣球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有些過分的看好市場和對於回報的不合理要求。

在外界看來,位於廣大欠發達地區的下一個十億用戶,無疑是一片廣袤的藍海,此前The Verge方面曾算過一筆賬,並表示,“想像一下,即使45億無法上網的人中只取5%,也有2.5億人。如果這些人每月只拿出很小一部分收入,比如5美元,谷歌一個月就可以獲得10億美元以上營收,一年營收超過100億美元,因此這是個非常好的生意”。但他們可能忘了,大量欠發達地區由於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在滿足基本生存需求之外,剩下的購買力或許很難支撐起谷歌氣球項目在初期的高成本。

與之相對應的是,Starlink就巧妙的選擇了為美國北部、加拿大、英國、德國,以及新西蘭的偏遠地區用戶提供服務。這類用戶既有足夠的需求,同時也有強勁的消費潛力,來支持Starlink 99美元月費與499美元的硬件費用。

在外界看來,如今谷歌氣球儘管已經失敗,但它卻並非沒有意義。作為“前車之鑑”,谷歌氣球用十年時間證明了,讓全球用戶都能夠接觸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個在當初看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瘋狂創舉並非空想,同時也為類似Starlink與柯伊伯計劃等衛星互聯網項目,奠定了基礎。

無論前路有多麼漫長,相信隨著人類的不斷探索與技術的發展,終有一天可以實現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隨時隨地接入互聯網的夢想,而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腦海中的“元宇宙”,也終有成為現實的一天。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