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生澤聚農家樂 埔鹽鄉豐澤社區

經過環境綠美化的豐情園百花盛開,成為居民們休閒好去處。(圖片來源/彰化味授權轉載,下同)

埔鹽鄉豐澤社區允文允武,不僅很會「玩」,載歌載舞、八音演奏均不在話下,更發揮藝術美感,將傳統農村點綴的多彩多姿,還會玩創意,用廢棄輪胎做蛋糕,舊水桶做卡通造型玩偶;更自辦跨年晚會、拍攝微電影、婆婆媽媽們穿上新娘妝,讓農村生活充滿樂趣。

豐厚產業歷史,雞毛撢子的故鄉

埔鹽鄉豐澤社區是舊名「下園」、「中(古)股園」或「潭底」,由於位於大廉埤灌溉系統的下游,典型的水尾位置,因此灌溉水源時常不濟,良田變為旱田。光復後全省行政區域調整,建村取名時,代書陳鑒才感於當地有缺水之憾,希望村裡今後灌溉不再缺水,故提議以「豐澤」為名。

豐澤社區以擁有雞毛撢子和製香兩大產業而聞名。相傳早年豐澤村萬姓公大樹下有位乞丐,撿拾散落村內各處的雞毛,做成清污去塵的用具,頗見便利。於是村民陳友向其學藝,再傳授其他鄉親,雞毛撢子的製作技巧就此傳開來。最盛時期,豐澤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當做副業來做,「雞毛撢子的故鄉」名聲也就不脛而走了。製香是豐澤村早年的另一大產業,曾經是臺灣傳統製香的大本營,但因時代的轉變與潮流的更替,和雞毛撢子一樣,也是逐漸式微了。

有志者齊心來社造

2020 年文化部「文化遠朋」活動,邀請外國參訪團前來見學豐澤社區營造的成功經驗。

從絢爛回歸平淡的豐澤村,雖然支柱性產業沒落了,卻在社區營造上為純樸的村民找到另一片天空。1993年,當時在陳振義等36人的發起下,成立了「豐澤社區發展協會」,起初社造重點主要放在環保方面。從第三屆理事長石新聞先生開始,陸續成立包括:長青俱樂部、幸福家庭聯誼會、青年神童團(大鼓陣)、環保志工隊等班隊,提供村民更多學習空間和樂趣。

2019年,現任理事長李宏彬聘請擅長文書的陳雲卿女士擔任總幹事,兩人同心協力,夥同志工婆婆媽媽們,將社區營造再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2020 年透過彰化縣文化局舉辦《尋皂念俗 、知皂幸福 ~ 創皂植感生活》計畫,將社區手工皂與生活美學進行結合。

初生之犢不畏虎,陳雲卿當初對社造其實了解並不深,只是憑著一股對家鄉的愛,就憨憨的加入。但是投入後,她發覺自己是有能力可以做得更好,既是如此,當然要做得更好些。「協會裡很多阿桑年輕時都曾在我家的雞毛撢子工廠幫忙過,她們可以說是看著我長大的;其中還有許多我的小學同學,我既然有能力幫大家做一些貢獻,何樂而不為呢?」陳雲卿總幹事笑著說。

玩出精彩 快樂學習

早年豐澤社區家家戶戶都在製作雞毛禫子,因此有了雞毛毯子故鄉的美名。

豐澤社區每年都舉辦超過20多場活動,幾乎月月都有新鮮事,透過吸引居民們前來參加活動,把這個逐漸老齡化的村落弄得熱熱鬧鬧的,美化了環境、滿足了口福、學習了才藝、登臺表演、結伴旅行……,既充實了生活,又揮灑了青春,為自己的中老年添上了濃墨重彩。

社區廣場舞是豐澤社區成立的第一個班隊,協會找了專業老師來教舞,她們帶到那裡跳到那裡,越跳加入的人越多。她們將這個班取名為「豐四八團隊」,除了活動中心門牌為48號外,更希望隊員心態永遠停留在48歲。是的,將年齡永遠定格在48歲,心態年輕自然不容易老。她們成立5年來,將「豐澤社區」-「雞毛撢子故鄉」的意象結合進舞蹈中,創作出獨一無二的「雞毛庄乞丐師」舞臺劇,四處巡迴出演無數場,更在縣府每年舉辦的「花在彰化」活動中舞驚四座,贏得滿堂喝彩。

多肉植物栽培班帶來療癒的生活美學 。

去年成立的「八音團」,是豐澤社區為保存社區傳統文化的另一鉅作。其實豐澤村早年就有八音團,很多年前解散後就逐漸失傳了,現在村裡會這些技藝的老人越來越少,因此社區發展協會趕快將他們請來傳藝,再號召一些有志於此的年輕朋友來習藝,新的八音團就這樣組建起來了。豐澤村的八音團成員老中青皆有,目前隊員有20多人,經過一年的學習,大家都粗具火候,取得相當的進步。社區也安排參加各社造活動,讓團員有表演機會,團員們練習起來更賣力。

後來豐澤社區發展協會還陸續開設了歌唱班、手工皂班、多肉植物栽培班、木工班、八音團。由於陳總幹事本身就是手工皂老師,在她的傳授下,班上成員基本上每年家裡用的香皂都在這裡搞定了,省下一筆小小的開支。而木工班教學員做的小板凳,美觀又實用,深受大家的喜愛。

陳雲卿笑著說,她是用「玩」的心態去做社造,因為只有做的好玩,才能吸引居民加入和投入。因此他們新設的班隊,都是要營造出好玩的氣氛,讓成員玩得開心,然後玩出成就感。

村辦跨年晚會讓社區充滿年味樂趣。

化腐朽為神奇 豐澤變美了

在環境美化方面,豐澤社區將百貨公司的「櫥窗陳設」美學觀念導入,在婆婆媽媽們的創意下,不論是廢棄輪胎、待焚毀的稻草、別人不要的塑膠桶,甚至拆卸下來準備當垃圾處理的廁所門,都成了他們妝扮村內空地的素材。一個平平無奇的農村,在他們的創意和巧手下,都成了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園地。

社區紀錄片《粽香傳情》,為居民們的生命故事留下紀錄。

天生我材必有用,假若每個人僅有一全,那麼十個人合起來就是十全。把人放在最恰當的地方,適材適用,自然會爆發出無比的潛力。豐澤社區的居民們大家一起開墾村裡的荒地,一起整地、一起布置,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美化自己的家園。大家基於共同的理想和目標,一起努力,這就是社區營造的最終目的。

豐澤社區發展協會的志工群從10多歲的青年,到90多歲的銀髮族都有,每次活動,都能號召起5、60人甚至上百人的陣仗,展現出這樣的凝聚力可以說相當難能可貴了。

永續經營 傳承理念

社區營造不僅要有人,更要有創意。有人來幫忙做出創意,然後好的創意再吸引更多人來加入,這樣社造自然會產生良性循環,越辦越好。從2019年開始,他們每年都辦跨年晚會﹙除了2022年因疫情停辦﹚,這可是全臺唯一的村辦跨年。往年都是放放煙火、自家載歌載舞了事;今年特別邀請鄰近的社區共襄盛舉,現場1、200人,各社區拿出看家才藝精彩表演,把氣氛炒熱到最高點,令眾人大呼過癮!

豐澤社區是拿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來辦理社區營造,把經營的理念傳達給每一位參加的志工,讓他們了解協會的理念和目標,這樣播下種子,薪傳下去。以後,儘管社區幹部會卸任,但是他們的理想和志業也能代代傳遞下去,社區自然也會越來越好。

將古董皮箱運用雞毛元素,改造成可以帶著走的社區文化地圖。

紀錄社區人物故事 溫馨感人

社區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於是他們把這些活動和故事拍成微電影,然後參加彰化微電影的比賽,雖然有入圍但沒得獎,不過這些紀錄片卻也成為他們將來的津津樂道的談資和回憶。

其中有部紀錄片,講述豐澤村的養豬達人陳昭男先生,連續兩年的端午節都會送協會兩頭豬做為製作粽子的素材,引伸記錄下這位陳老先生的故事,他早年喪妻,留下1子6女,其中最小的女兒那年才3歲。他一面經營養豬事業,一面父兼母職將7個孩子拉拔長大,而且後來各個事業有成的真實故事。這位陳老先生是位貨真價實的模範父親,他的事蹟令人敬佩。

透過DIY 雞毛毯子體驗活動,傳承社區產業故事。

豐四八團隊受邀於2024 彰化婦女節活動演出扇子舞。

豐澤村溫馨或有趣的故事不只這些,以後也還會有更多值得記錄和宣揚的故事繼續傳唱下去,相信用微電影的方式記錄他們點滴生活的方式也會持續下去。

盼成立故事館,用文化打造社區觀光亮點

和臺灣絕大多數的農村一樣,老齡化和少子化也在衝擊著豐澤村的人口結構,看著村裡獨居老人日益增多,豐澤社區也開始構思為老人供餐的計畫。目前豐澤社區每個月的月初都會利用食物銀行提供的資源,將之分配給弱勢家庭,未來還想為村裡的長輩,特別是獨居的老人家提供營養好吃的餐點,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

豐澤八音團受邀於2023 彰化社造博覽會演出。

因為老人供餐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也需要有相當的軟硬體烹飪設備,還有合適的場地,這些對於缺乏固定收入來源的協會來說,都是要解決的困難點,所幸縣府對社區營造長期都提供支持和挹注資源,未來透過公部門的幫忙,居民們同心協力,一定可以解決問題。

除了為老人供餐,豐澤社區還有個心願,希望逐年更新豐澤社區活動中心的設施,為鄉親提供更舒適的聚會和活動場地。有著一手土木好技術的李宏彬已經逐步在推動,他親自動手將一些老舊的設備構件粉刷或修繕。

為了讓社區營造永續經營,豐澤社區也積極規劃開發創意產業,譬如將老屋活化、成立故事館和工作坊,結合附近景點和農村生態,將豐澤社區打造成觀光社區,用豐澤村的故事做包裝,吸引遊客蒞臨參觀,讓社區自給自足,為社區營造提供穩定的財源。

持續社造的動力,避免人去政息,豐澤社區開始培養村裡的年輕人參加社區營造的工作,這裡不靠山、不靠海,就只能靠人。激發居民對土地的熱情和創意,讓社區越辦越精彩,居民越活越快樂。豐澤社區相信,任何事業只有不斷地人才興替,帶領風騷,才能可長可久,社區營造也是如此,豐澤社區的故事,繼續寫下詩篇中。

本文轉載自《彰化味》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十一》別人裁員我們徵人!新能源軟體工程師成市場寵兒
毛孩報到!「新手父母」如何度過慌亂?
美國AI妖股出列 輝達、美超微、安謀股價上半年飆逾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