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洗產地業者 曾涉灌水肉

疑似豬肉洗產地事件,又傳出業者曾涉灌水肉品案。圖為民眾在賣場仔細選購豬肉火鍋肉片。(圖為示意,與新聞內容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疑似豬肉洗產地事件,又傳出業者曾涉灌水肉品案。圖為民眾在賣場仔細選購豬肉火鍋肉片。(圖為示意,與新聞內容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玉釩食品有限公司桃園分公司」日前被爆出疑似豬肉洗產地事件,販售的「豬腳圓切」外箱標「美國」,出貨單卻記載「加拿大」,多達8532公斤的產品已流向6縣市。本報接獲爆料,「玉釩食品」的前身「領上食品」,2014年曾涉灌水肉品案。食藥署透露有掌握到相關情事,雖然「玉釩」及「領上」在法律上屬於不同公司,但對紀錄不良的業者,食藥署都會列為加強查核名單。因「玉釩」此次涉及的是虛偽標記,未涉食安問題,目前生產線仍在持續。

近期國內爆發豬肉洗產地事件,桃園市衛生局查獲,「玉釩食品」販售711箱、8532公斤的美國豬肉,提供給下游業者的產品報價單上,卻將產地標為加拿大,疑似洗產地。被查出的2項「豬腳圓切」共販售至桃園、台北、新北、台中、新竹市及新竹縣等6縣市的61家業者,多數是自助餐、便當店及企業員工餐廳。衛生單位正以最速件方式調查這批產品是否含有萊克多巴胺,預計4天內有結果。

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涉案的「玉釩食品」前身即當年涉及灌水肉品案的「領上食品」。2014年,台灣爆發史上最嚴重的灌水肉事件,「農正鮮」將保水劑注入肉品,將1公斤的肉「養」成2公斤,7年來銷出400多萬公斤的黑心肉,不法獲利高達6.5億元。問題產品甚至流入校園、國軍、監獄,而領上食品正是農正鮮下游樂騏的經銷商。洗產地案的玉釩,與灌水肉案的領上、樂騏負責人都是同一人。

對於「玉釩食品」的前身,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基本上我們是知道」。玉釩及領上在法律上已屬於不同公司,但對於紀錄不良的業者,食藥署都會列為加強查核名單,除增加查核頻率,也會特別留意違規的手法,了解是否構成累犯。

林金富表示,由於「玉釩食品」涉及的是虛偽標記,未涉及衛生疑慮,目前生產線仍在持續,除非違反《食安法》,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才會勒令停工。此案目前已進入檢調程序,根據《刑法》第255條,虛偽標記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