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碧佳北方過 北東驟雨 颱風路徑潛勢圖這樣看!
中央氣象署預測,貝碧佳颱風周日(15日)、下週一(16日)最靠近台灣,也因外圍雲系影響,北部、東北部、東部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各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氣象署表示,預計周六(14日)時,貝碧佳颱風會通過日本琉球群島,而周日(15日)貝碧佳會逐漸以偏西北西方向,朝中國浙江沿海前進,以目前預報路徑來看,颱風直接影響範圍暫時不會影響到台灣北部,但颱風預報不確定性高,若偏折角度較南或暴風範圍比預期大的話,還是會對北部沿海、馬祖造成影響。
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料,貝碧佳13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 21.1 度,東經 137.5 度,以每小時28公里速度,向西北進行。中心氣壓98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25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 33 公尺,七級風平均暴風半徑 100 公里(西北側 90 公里、東北側 140 公里、西南側 70 公里、東南側 110 公里),十級風平均暴風半徑 - 公里。
颱風來襲時,氣象署會公布颱風路徑潛勢圖,民眾常見的錯誤解讀:路徑圖這樣畫,代表颱風會越來越大顆?其實大錯特錯!
氣象署解釋核心概念:「潛勢」代表的是「可能性」。路徑潛勢圖中的紅色實線畫出來的範圍,代表的是颱風中心未來較有可能經過的範圍,而不是颱風本身的大小,更不是颱風的「強度」!
正確解讀氣象署的路徑潛勢圖:
一、 紅圈不是暴風圈、黃色底色不是暴風範圍,它只是顯示颱風中心未來「較有可能」通過的區域。
其中,氣象署的路徑潛勢圖標示的是「70%的機率範圍 」,也就是颱風中心未來有 70% 的機率會經過的範圍。
二、白色虛線不是颱風一定會走的路徑,白色點只代表潛勢範圍的中心,所以白色虛線不代表颱風未來一定會走的路徑,千萬不要將白色虛線接觸陸地的地點,當成為颱風必然登陸的地方哦!
另外,路徑潛勢圖還可以看出什麼?
預報時間越長,誤差越大:隨著預報的時間越長(離現在的時間越遠的未來),潛勢範圍會越大,代表預報的誤差越大、不確定性越高。
通常移速較慢或明顯轉向的颱風,潛勢範圍也比較大,移速較慢的颱風,通常代表周圍環境的導引氣流不明顯;而有明顯轉向的颱風,往往反映附近的導引氣流有發生重大轉變,這些情境都會讓預測的誤差比較大,更難明確掌握未來的動向。
至於應該如何看待路徑潛勢圖?氣象署說明,當潛勢圖中的黃色區域涵蓋到台灣,代表颱風很有機會影響台灣,就應該密切注意預報的變化。但不是一看到台灣被涵蓋到了,就馬上就定論颱風的路徑,而是要「注意」預報的調整,隨著時間接近,紅圈會逐漸縮小,影響範圍就逐漸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