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

貝聿銘於97年設計的MIHO美術館,把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以現代手法表現得活靈活現。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要進入美術館,必須經過一條隔音隧道。隧道牆板的色澤隨自然光線微微變化,像極了詩序中漁翁走過的時光隧道。而且隧道不長,真的就是「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由於身處自然保護區,美術館八成空間都藏於地底,外露的只有接待亭、隧道口及美術館入口,一切新中有舊。

美術館屋頂以入母屋(中國的歇山頂)為藍本。據說貝聿銘及團隊參考了奈良法隆寺的屋頂結構,啟發出這裏層層堆疊的玻璃屋頂。

而館外的園林設計,據說亦參考了京都修學院離宮?、日本建築典型的借景(Shakkei)手法。離宮每個精巧的亭台樓閣,不只融入近景,更融入遼闊遠景,每個角度,都是風景畫的最佳構圖。

大門設計亦相當精妙,兩扇趟門合起來成為圓形,正好框住窗內外的草木風景,自然而然的一幅山水畫。

用料上,貝聿銘亦考慮了茶屋的數寄屋造(Sukiya-zukuri),時而奢華,時而素雅。例如入口階梯旁的燈籠,就用了雪花石膏製作。

日本人將建築融入自然環境已有千年,發展出來的輪廓絕非偶然,貝聿銘曾如是說。

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
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
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
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
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
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
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
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
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
貝聿銘MIHO美術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現代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