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本周再戰 拚出委員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本周將繼續修正《財劃法》及《加值型與非加值型營業稅法》審查,將針對地方的財源規畫與女性用品是否可以免營業稅進行朝野角力,力拚本周出委員會。

攸關地方財源與獲配資源的《財劃法》,地方多表達希望修正,重新調整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的資源,縮小地方之間、直轄市與地方的貧富差距。朝野黨團立委提案修法已達20個版本,其中,藍版《財劃法》希望政府將精省前,即屬於地方財源全國總收入的15%,可以回歸地方,中央要多釋出5777億元。

財政部依照藍版《財劃法》試算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變動結果,縣市每年分配金額從1006億元擴增到4061億元,增加3055億元,增幅303.6%;直轄市增加2340億元,增幅93%,較無能力的16縣市受到更多照顧。就人均獲配財源來看,連江縣(馬祖)、澎湖縣、金門、台東等偏鄉增加最多人均財源增加6.3萬元到39萬元。

六都之中人均獲配財源增加金額不大,新北市人均獲配財源從1.17萬元增加到2.7萬元,增加1.53萬元最多;增加最少的高雄市,也從原本的1.61萬元增至2.81萬元,增加金額約1.2萬元。

財政委員會召委羅明才表示,《財劃法》修正已召開公聽會、聽取各地方的意見,進行深刻討論交流,政院、財部不宜以要先謀求共識作為不修法的搪塞之詞。他表示,現在《財劃法》已經是「黨與黨」之間協商溝通,希望行政院修法,在野也願意等待政院版《財劃法》共同協商、討論。

財委會繼續審查《加值型與非加值型營業稅法》,其中民眾黨、立委黃捷及吳宗憲皆提案增訂,女性生理用品免徵營業稅,希望藉此減輕女性因為生理期,需「多花一筆」購買生理用品負擔,進而推進性別平等。

財政部認為,廠商未必將減稅利益反映在售價上,消費者不見得受益;此外,國家每年以3.8億元稅收損失補貼給女性生理用品廠商,恐使其他類似產品如紙尿褲、衛生紙廠商,也會要求免稅、擴大稅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