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規劃模範生 台泥快速養大新金雞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台泥已陸續交出一份「收入多元、風險分散、創新綜效、充分金流」的財務報表。圖/王德為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台泥已陸續交出一份「收入多元、風險分散、創新綜效、充分金流」的財務報表。圖/王德為

針對市場對台泥近幾年在新能源事業投資過於龐大,對公司財務結構有所疑慮,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強調:「我們做什麼事都是財務先規劃才啟動。」

台泥在花蓮的電廠與水泥廠,因4月地震影響不能運轉,大陸水泥也賠錢,但4月台泥整體還是賺錢。

獲利從那裡來?張安平指出,土耳其、葡萄牙低碳水泥事業貢獻,加上近年在綠能產業的投資,今年也都陸續開始貢獻,因此有獲利。

台泥已長出除了台灣、大陸以外的歐非水泥版圖及新能源,形成撐起台泥營收的「四隻腳」。張安平指出,台泥已陸續交出一份「收入多元、風險分散、創新綜效、充分金流」的四足鼎立、健康穩健的財務報表。

擅長財務規劃的台泥總經理程耀輝表示,台泥是透過歐洲的荷蘭控股新能源NHOA公司,及土耳其、葡萄牙與非洲的公司,布局歐非水泥版圖與新能源事業。

控股公司設在荷蘭就是希望能規避匯率風險,就是自然避險,所以雖然土耳其這幾年有通貨膨脹跟匯率問題,但經過台泥設計,對整財務上的影響都是可控的。在完成土葡擴大持股交割後,台泥正式全球建立四大水泥基地,對台泥帶來了穩定的淨現金流入。

程耀輝表示,荷蘭已成為台泥海外發展的一個新的控股平台,發展低碳水泥,歐洲儲能和充電樁業務,目前歐洲的儲能業務,已分別進入澳洲、英國、美國、南美洲秘魯等市場,充電站集中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台泥儲能業務也從台灣進一步擴展到荷蘭、大陸杭州,與台泥在歐洲的新能源公司相輔相成。

2022年台泥合併營收是1,139億元,其中兩岸水泥占68%,能源及電力占29%,其他占3%。來到2023年,土葡投資以擬制性回溯的合併報表來看,台泥合併營業額就會變成接近1,600億元,其中兩岸水泥的占比降至43%,土葡水泥占31%,能源及電力占24%。程耀輝表示,透過營收結構多元化,降低對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提升營運的彈性和應對能力,也增加了台泥多元收入的穩定性。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
惠譽看人民幣 明年貶至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