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戴爾AI伺服器出貨成長逾一倍 上調全年營收展望 盤後仍崩逾18%

戴爾 (DELL-US) 自 2022 年以來首度實現營收成長,並調升全年營收展望,仍不足以打動對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業務抱有高度期望的投資人,且該公司預測全年獲利恐受高昂的 AI 成本侵蝕,拖累盤後股價挫逾 18%。

FY25 Q2 財測 v.s. FactSet 共識預期
  • 營收:235 億美元至 245 億美元 v.s. 233 億美元

戴爾副董事長兼營運長 Jeff Clarke 指出,上季 AI 優化伺服器訂單連續成長至 26 億美元,出貨成長逾一倍至 17 億美元,積壓訂單也成長超過 30%,達到 38 億美元。

財報發布後,財務長 Yvonne McGill 在電話會議中表示,看好 AI 需求動能持續全年。

展望 2025 會計年度,戴爾將全年營收指引上調至 935 億美元至 975 億美元,中位數成長 8%,優於市場共識預期的 946 億美元。全年 Non-GAAP EPS 約 7.65 美元,市場平均預期為 7.70 美元。

儘管如此,彭博資訊 (Bloomberg Intelligence) 分析師 Woo Jin Ho 受訪時表示,圍繞著戴爾 AI 需求的興奮情緒,推高了人們對今日財報業績的預期。Vital Knowledge 分析師也說:「結果還不錯,但市場預期非常高,而且數據還不足以刺激股價在近期進一步走高。」

高昂 AI 成本恐傷本季獲利、毛利率

即使看好 AI 需求動能延續,McGill 表示,考量到投入成本膨脹、定價競爭激烈等因素,預估全年毛利率將會下滑。

戴爾預估,2025 會計年度調整後毛利率將下滑約 150 個基點,調整後 EPS 估落在 1.55 美元至 1.75 美元間。LSEG 數據顯示,分析師預估戴爾本季調整後 EPS 為 1.84 美元。

戴爾預測本季獲利低於市場預期,原因是滿足 AI 工作負載的伺服器成本上漲,將削弱本會計年度的毛利率。

Gartner 首席分析師 Mikako Kitakawa 表示,市場尚未完全復甦,加上戴爾的競爭對手試圖在市況緊縮之際搶奪市占,毛利率下滑反映出競爭激烈的定價環境。

戴爾周四 (30 日) 收低近 5.2% 至每股 169.92 美元,止步連六紅,盤後股價崩跌 18.6%。由於市場將戴爾視為 AI 需求的主要受惠者,戴爾股價在過去 12 個月成長兩倍多。

Q1(截至 5/3 的 3 個月) 財報關鍵數據 v.s. FactSet 共識預期
  • 營收:222 億美元 (年增 6.3%) v.s. 217 億美元

  • Non-GAAP 營業利益:15 億美元 (年減 8%)

  • Non-GAAP EPS:1.27 美元 (年減 3%)

部門營收 v.s. FactSet 共識預期
  • 客戶解決方案 (CSG):120 億美元 (年增持平) v.s. 117 億美元

  • 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ISG):92 億美元 (年增 22%) v.s. 90 億美元

按部門表現來看,含消費和商用 PC 銷售的客戶解決方案部門,上季營收達 120 億美元,幾乎持平去年,但優於市場預期。其中,商用 PC 營收成長 3%,達到 102 億美元,市場共識預期為 97 億美元。

另一方面,含伺服器、儲存裝置和網路硬體銷售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部門,上季營收達 92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2%。其中,受惠於強勁的 AI 和傳統伺服器需求,伺服器和網路硬體營收達 55 億美元,年增 42%,創下記錄新高,儲存裝置收入則持平在 38 億美元。

更多鉅亨報導
戴爾發表AI PC新品、輝達Blackwell架構AI伺服器
美銀看俏輝達夥伴戴爾 AI伺服器訂單更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