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遭騙自我批判致身心症狀 精神科醫師:詐騙憂鬱症增

1名從外商公司退休的六十多歲宋媽媽,被親友加入投資群組後,1個月內投入1500萬元,因過往從事的工作讓她對理財有一定信心,在家人不斷勸說可能是被詐騙才報警,但錢財已追不回,她因愧疚焦慮導致失眠、情緒失控,在家人陪伴下就診。

遭詐騙個案友人說道,「她就變成情緒上整個焦慮起來,然後可能她也不再講話,家裡講話也比較少,對啊。」

精神科醫師表示,近期門診接獲不少遭詐騙個案,承受心理和財務雙重損失,產生焦慮、懷疑或自我否定等情緒,吃不下也睡不著,引發憂鬱與身心症狀。

醫師分析患者發現被騙後,情緒會經歷好幾階段,先是否認,再來憤怒,反反覆覆、陷入沮喪,最後只能接受。因衍生出的身心症狀可能導致吃不下也睡不著,在醫療上,會先給予藥物支持,再安排諮詢。

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妍安說明,「止損他目前的身心狀況,那第2步我們會再做一些心理上面的治療跟諮商,協助他在心理對自己過往的經歷能夠獲得了解跟接受,那這個過程是蠻漫長的。」

醫師提醒,遭詐騙後導致憂鬱的患者,多半會不斷自我責備與懷疑,萬一擔心面子掛不住,隱瞞不告訴家人朋友,可能導致病情加劇,建議一旦出現身心症狀要及時就醫,也提醒陪伴者不要批判,給予患者支持的力量。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罷免後韓支持者仍激動 醫:留意選舉症候群
避免「選後症候群」 醫生提醒適度紓壓
罹罕見食道弛緩不能症 少女每吃必吐

看更多相關新聞
獨居翁遭騙3千萬房產 檢警火速逮人「主嫌收押禁見」 女兒發文致謝
提案要提升詐騙再犯可能性 徐巧芯道歉了
「古錐師」郭主義遭多人冒名 盜徒還狂call 勒索對峙場面曝光
員警涉當「詐團軍師」又搞網路博弈 林園警分局港埔所遭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