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龍頭-美元不只躁動 更將興風作浪

工商時報【本報訊】 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已經過了6年,但幾乎沒有人認為危機已過。危機的結構性因素,即全球經濟失衡也尚未解決。所謂的全球經濟失衡是指,21世紀後,美國與他國之間的經常帳失衡,也就是說,美國過度累積國債,而推動出口導向成長的亞洲國家,持續累積外匯存底,這兩者間不對稱的狀況持續擴大。 透過美國的經常帳赤字,美元流向出口導向的亞洲國家,全球經濟失衡便是這麼開始的。亞洲國家的外匯存底因出口增長,並將其投資在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就結果而言,我們可以說,亞洲國家以貿易賺進的美元,來填補美國的赤字,透過這樣的循環結構,全球經濟持續失衡。 問題是,這種失衡的結構不可能永遠不墜,如同2008年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所示,全球經濟已經失衡,卻仍助長美國過度投資和消費。美國為了填補因此產生的赤字,而增加貨幣供給,結果引起資產價格泡沫。這種泡沫不僅出現在美國,還擴散到美國的貿易夥伴國。泡沫的其中一項特性是,如果突然出現觸發因素,讓泡沫難以維持下去,那泡沫就會破滅。也就是說,美國過度投資和消費造成的失衡,必定會在泡沫破滅時引發危機。 即使理解全球經濟為什麼會失衡,卻無法輕易緩解此現況。雖然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的兩大赤字已經減少,但是赤字仍持續累積。中國、韓國、臺灣等新興國家,與美國貿易仍保持順差,而取得的盈餘也持續填補美國赤字,全球金融危機的結構性起因就這樣存續下去。不只全球經濟失衡,部分經濟體的危機週期不但縮短,而且頻頻反覆。自2008年至2011年為止,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等歐豬五國經歷了一連串的經濟危機。近來阿根廷則陷入了違約危機中。除此之外,在美國縮減量化寬鬆的規模後,印度、印尼、土耳其、南非共和國、巴西等國的通貨緊縮加劇,也可能將面臨經濟危機。 失衡並非只會發生在國際之間。伴隨資產泡沫,國內所得失衡成為另一個危機的起因,而這個問題也沒有緩解,甚至更加惡化。柯林頓政府的勞動部長羅伯特•萊奇曾預告終止量化寬鬆和超低利率的後遺症。他警告印鈔效應消失的話,失業率將再次攀升,中產階級以下的薪資水準會下滑,所以所得不均的情況會變本加厲。 儘管如此,因為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和超低利率政策,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才沒有發展成經濟大蕭條,但全球經濟失衡和所得不均未如預期的緩和,反而更加嚴重,這可能會成為潛在的不穩定因素,並招來更大的危機。 (摘自本書P63∼P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