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不能貸款?她花400萬到淡水買房,通勤6年才認錯…中山站擁2小宅、用ETF打造被動收入|買房財之道

「工作只是讓自己達成置產及財富自由的手段。」5年級的J姐在職場中領悟:「每個人在上班的第一天,就要致力於財富自由。」

  1. 努力工作,存下薪水

  2. 創造兼職,帶進更多的收入

  3. 布局高息ETF,打造「被動收入」

【文/于桐】來自新竹的5年級J姐,大學畢業後和同學在師大附近租屋,因常遇到房東無預警要她搬家,30歲就想買一間自己的房子。害怕欠錢、不想貸款,幾度與台北市蛋黃區好宅擦肩而過,直到住在淡水,經歷6年通勤黑暗期,才終於回台北市買房。

她相中捷運中山站,買進一間20多坪小宅住。疫情時再投資附近一間預售屋,她強調:「有兩間房子才能做資產配置。」

以為買房就是要用現金 在淡水買第一間房

能力佳的J姐,在職場上貴人很旺。念新聞系的她,一出社會就有兩份正職工作,年薪破百萬。存到100萬一桶金後,赴英國深造圓夢。

取得碩士文憑後回台,仍在師大租屋。當時和平東路一段一坪房價23萬,因媽媽捨不得小孩背房貸,向來灌輸她的觀念是:不能背房貸,「我以為買房就是要用現金。」

彼時又遇到一位房東,要求她在一個月內搬家,「媽媽使出渾身解術,發動很多親友帶我去看房,看到仁愛圓環一間16坪、一坪60萬的小宅,因為要貸款,所以沒買。」她感嘆自己數度與財富擦身而過。

一位好友知道她的預算,建議可以到淡水。2005年買下捷運站出口、16坪新成屋,「我全額買房,後來在仲介的拜託下,才向銀行貸款70萬,很緊張的2年就還完。」

▲捷運中山站生活機能完善,是J姐進入台北市買房的首選。
▲捷運中山站生活機能完善,是J姐進入台北市買房的首選。

3小時通勤太累 中山站買千萬小宅

那幾年,J姐的事業輝煌,在頂尖時尚雜誌社工作,上班日帶著高跟鞋、晚宴服、名牌包,「我每天背個大袋子、花3小時通勤,回到家快12點,覺得住的實在太遠、很累。」這樣的生活她過了6年。

「以前聽人家說,房地產就是地段、地段、地段,那時根本聽不進去。」此時的她深知自己錯了。尤其住了6年的淡水房子,賣掉時只賺6萬,被家人笑:「妳賺得比仲介還少。」

這次決定回台北市買房。無奈2010年師大房價已非昔日一坪20幾萬,「一級戰區進不去,就去二級戰區;我喜歡文青店、咖啡廳,立志來中山站買房。」

只是中山站很少人賣房,等了2年才終於等到一間2房、20坪挑高3米6小宅,連同裝潢,總價花費近1300萬,「我買的時候一坪60萬,被鄰居嘲笑,買在全區域最高價。」現在房價至少翻漲逾8成。

「這間房子太老舊。」疫情時J姐和老公再買進附近一間知名建商蓋的小豪宅,「我就買最好的社區,就算是最小的坪數也好。」

▲有2間房才能資產配置,J姐在中山區再買一間預售屋。
▲有2間房才能資產配置,J姐在中山區再買一間預售屋。

投資高息ETF 年賺百萬被動收入

為離開職場,J姐很早就學習理財,「不管是買房或是投資,我都是從跌倒後才認真去思考,像美股熔斷時,之前投資的輝達賠了90萬,自此再也不敢買個股。」

她在陳重銘的《我用1檔ETF存自己的18%》一書中找到希望,3年前開始買0056等高息ETF,陸續投資數百萬,一年賺進2成報酬,「我現在的收入以ETF配息為主。」另有年輕時買的儲蓄險保單,每年可領20多萬利息。現在一年被動收入近百萬。

J姐表示,未來世界會產生非常大的變化,每個人都要勤於學習、不斷吸收資訊,「不要抱著工作及房子不換的概念」。同時,要長期規劃、持續買進好的標的,「當你觀察這個標的不對,要懂得捨,要會觀察趨勢。」

她很推薦最近看的兩本書,財富管理專家尼克.馬朱利寫的《持續買進》,以及稻盛和夫的《思想之道》,開啟自己的財富腦。

《買房財建議》

  1. 一出社會就要立志當房東和股東,才能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2. 買房一定要找生活機能好的,地段、地段、地段是房地產不變的道理。

  3. 年輕人如果資金不夠,可以先買高息ETF,如:0056、00878等,存買房資金。

手刀加入!Yahoo奇摩Line理財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