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像買菜?搭帳棚搶排預售屋 專家:打炒房副作用

高雄因為台積電科技廠話題,預售市場迎來爆發式推升,再看到全台數據,今年第一季,預售市場的銷金額,突破5千億,創歷史新高,甚至桃園有開案的預售屋,出現排隊奇景,有人搬出帳篷,排隊搶下訂,但專家點出,這是鎖盤政策的副作用,而大排長龍,容易衝動購物,過度追價的情況,反而讓區域房價再推升。

圖/TVBS
圖/TVBS

不說還以為這裡是排演唱會門票,戶外滿滿人潮等叫號,室內更不用說滿滿人潮,但他們其實全都是為了來買房,要看預售屋,但這現象不只在桃園八德。

競爭更激烈了,位在龜山迴龍建案,開賣前一堆民眾就先來卡位,不只排隊必備的座椅小板凳,甚至連帳篷都給搬了出來,排隊奇景在預售屋市場不斷出現。

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今年的建案雖然推案量多,但是市場的需求量也增加很多,所以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另外一部分是滿多建案,有推出早鳥優惠價格的,所以民眾為了搶早鳥優惠價格,往往在前一天或者是當天,就趕到建案現場去排隊,(目前房市熱絡)主要除了這個,通膨的預期性心理帶動之外,也有股票市場表現很好,再加上今年的經濟成長率,表現也高於預期。」

記者周祐萱:「去年因為平均地權條例,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不過今年的第一季,整個買氣逐漸的回升,也因此預售屋在第一季,總共售出了3.06萬戶,總金額更是突破了5千億的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全台金額增幅高達124%,在七大都會區中,台北、新北、新竹縣市、台中、高雄,預售市場的總銷金額,都出現100%以上的成長幅度,特別看到高雄的表現最明顯,2023年Q1預售交易件數為1,478件,之後逐季成長,到了2024年Q1迎來爆發式的躍升,交易件數高達4,421件,比去年同期成長199.1%。

高雄代銷廣告公司總經理吳季濃:「高雄市因為台積電的進駐,然後影響周邊的房價,自去年第三季台積電宣布,在高雄市興建二奈米廠的先進製程之後,由北高雄的橋科附近的橋頭新市政開始點燃,然後因為區域內突然湧進大量的投資客,那造成房市的買氣相當的熱絡,那也間接影響了橋頭區的一個房價的快速的漲勢,那帶動了全高雄市的一個房價。」

高雄預售屋價格,在七都屬於相對低檔,加上科技大廠設廠利多消息,不只首購族,也吸引了長期投資,置產族群踴躍進場,促使當地預售市場,有驚人的交易量能。

高雄代銷廣告公司總經理吳季濃:「其實現在的建築代銷都是採用預約制,那通常預約制的方式,就會造成說有些進場的,有些集體進場的方式,會讓一些人誤以為說有排隊的現象。」

資深投資客黃家進:「那幾個條件就是網紅的廣告,一個建商讓10%,只要你辦到這兩個條件,付款輕鬆那就(可能)排隊,LINE的群族裡面,那個渲染力是很強的,幾乎是沒有反對方,因為現在只在討論,哪一個建案幾號要開工?哪一個建案幾號要預售?」

民眾在「預期上漲」心理下,購屋意願攀升,而目前不少建案主打「低自備」方案,催化民眾進場意願,眼看大排長龍,再激起恐慌情緒,「衝動購買」過度追價,也會導致區域房價再推升。

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平均地權條例實施之後預售屋禁止轉售,讓市場出現一種恐慌性的買盤,主要是因為民眾發現,如果你在預售階段,在第一波開賣的時候沒有買到房子,那這個你想要買的建案被買走之後,從此預售階段就買不到這個建案的房子,即使等到成屋之後,即使有屋主再把房子拿出來賣,他又可能把房地合一稅再轉嫁到房價,讓房價變得更貴,這也就導致了為什麼?民眾要在預售屋開賣的時候,就要去搶這個房子,所以我覺得政府在調整房市,管控政策的時候,可能要去正視自己的打房政策,造成的市場副作用。」

最好先確認開價是否符合行情,預售屋「低自備」方案,雖然入手輕鬆,但難保未來房市絕對不會反轉,自身的荷包也要先精打細算。

更多 TVBS 報導
買不起大房子!房市熱潮轉向「迷你宅」 交易量最高在這縣市
高雄房市續熱!「單坪飆6字頭秒殺」 內行點頭:未來超台北
小宅市場熱!「15坪千萬起跳」到底誰買 內行全說了:賺爛
她問「買房會讓家人知道嗎?」 過來人刷一排+1:千萬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