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後沒有幸福感?解析4常見原因 姊妹出手前先停看聽!

許多姊妹可能會有類似的經驗,就是買房之前,歷經找房、看房、下斡旋、成交和裝潢等過程,等到終於能入住的那一刻,雖然帶著幸福感,但也表示正式邁向繳房貸之路。

雖然說我們在上一篇《買房的3個幸福理由》有提到,其中一個幸福感的理由是不用幫別人繳房貸,而是幫自己繳,不過房貸畢竟是甜蜜的沉重負擔,加上買房未必方方面面都能順利,可能在買房後反而覺得不快樂。

買房後,會令人感到憂鬱的常見原因有 4 個:

憂鬱原因 1:長期間還款的壓力

扣除頭期款和裝潢費用後,動輒 20 年起跳的房貸是讓許多人感到憂鬱和壓力的來源,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階段並非一帆風順,如果繳房貸期間出現失業風險或生病受傷,加上大環境的經濟變化愈來愈快速且嚴峻,擔心無法正常支付生活的開支成為最令人感到憂愁的原因。

房貸一繳就是20年起跳,期間會面臨許多未知,最容易因此感到憂鬱。(圖片來源:Freepik)
房貸一繳就是20年起跳,期間會面臨許多未知,最容易因此感到憂鬱。(圖片來源:Freepik)

憂鬱原因 2:買太貴

房子是屬於高單價的交易項目,而買房是人生大事,用超值價格買到有潛力增值的房子,自然是人生一大樂事和喜事。不過如果入手後才發現自己買貴了,怎叫人開心得起來呢?

有些買家會在成交後,才知道要經由實價登錄查詢物件周遭的房價變化,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買貴了,為此感到懊悔不已。雖然可以說服自己是買來自住,但一想到成了冤大頭,心情難免跌宕。

憂鬱原因 3:房屋漏水

漏水是房屋修繕的所有項目中,最麻煩也最可怕的一項。因為萬一屋內漏水,除了會浸泡家具造成毀損、牆壁容易產生壁癌,萬一漏水的程度過於嚴重,無法靠防水針抑止,或是漏水處和漏水源頭兩者距離甚遠,無法靠「抓漏」找到漏水原因,那就有可能必須大興土木,將牆面打掉重建。

不僅必須花上一筆費用,動工期間還必須想辦法另尋住處,嚴重影響到日常作息,光想到就心情低落。

房屋漏水問題可大可小,最嚴重可能要打掉牆面,令人憂鬱又頭疼。(圖片來源:Freepik)
房屋漏水問題可大可小,最嚴重可能要打掉牆面,令人憂鬱又頭疼。(圖片來源:Freepik)

憂鬱原因 4:遇到壞鄰居

我們先前在《4 招拒絕惡鄰居》中有提到,千金買房,萬金買好厝邊,有時候即便事前做好功課,入住後仍然難保不會遇到惡鄰居。

如果惡鄰居是「大惡」,例如有暴力行為、毀損公物或在自家門前焚燒物品,導致有公共安全疑慮,或許還可以保留證據,訴諸公權力將其制伏。

但如果是「小惡」,例如不時發出噪音,即便可以檢舉,但若未達開罰的標準值,對方可能不痛不癢,長期下來反而對自己造成身心靈的傷害,想不憂鬱都難。

如《買房的3個幸福理由》所說,買房應該是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如果入住後遇到的憂鬱原因,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能夠處理,例如多存下預備金、做實價登錄功課等,降低憂鬱找上門的機率,可以在看房階段及早準備。

但如果遇到惡鄰居,也不要氣餒,除了留下證據,也要尋求管委會或政府有關單位的協助,以抑止惡鄰行為;至於房屋漏水問題,則記得保有相關文件、照片和影像,以利透過法律途徑向廠商爭取相關賠償,捍衛自己的居住品質和消費者權益。

延伸閱讀

存300萬也買不了房!房價6年漲3倍 她曝「3不」決定

30歲護理師存200萬問:「要先買房嗎?」專家1原因不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