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船票還是買機票?台灣虎航(6757)、華航(2610)獲利新高,專家看好航空股!貨櫃三雄買點看這指標

▲貨櫃業者第1季繳出不錯的成績單,但目前環境不如疫情時期,建議後市保守看待。圖為長榮海運。
▲貨櫃業者第1季繳出不錯的成績單,但目前環境不如疫情時期,建議後市保守看待。圖為長榮海運。


近期航運股在運價漲、獲利增的帶動下,包括航空、貨櫃、散裝,都有不錯的表現。

不過展望後市,專家提醒,貨櫃與散裝的運輸需求並不如疫情時高,投資人追價須謹慎。

第二季以來,從航空、貨櫃到散裝,航運股再度成為吸睛焦點。熟悉的「航海王」重出江湖了嗎?漲到這裡,該買船票還是機票?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國內航運股主要分為三個次產業——航空、貨櫃與散裝。今年以來各有利多,股價與業績表現都不錯。不過展望後市,航空股的基本面相較於貨櫃與散裝稍佳,值得優先關注。

隨著疫情解封,加上股市上漲帶動的財富效應,因商務、觀光出國的人潮重現,帶動航空股業績,尤其是客運量大增,即使票價居高不下,逢節日、旺季仍是一位難求。加上賴清德總統宣示開放兩岸觀光團遊,預期兩岸航線也將大幅開展。

第二季油價下跌

長榮航獲利將拚新高

長榮航(2618)總經理孫嘉明近期指出,今年長榮航客運、貨運都暢旺,上半年淡季不淡,且從旅客訂位及貨運需求來看,暑假將旺季更旺,長榮航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87元,符合市場預期,希望今年能超越去年。

而提升獲利的方法無非是開源與節流,開源除了新增航線,添購飛機與改裝座位也是方法。長榮航目前已訂購48架客機,未來兩、三年將陸續交機,其中超過7成是向法國空中巴士(Airbus)訂購。另外,七七七客機將改裝、新增商務艙與豪華經濟艙的座位。

陳奕光認為,從需求來看,長榮航今年表現依然亮麗,但獲利能不能超越去年,「關鍵在節流,也就是油價」。以第一季來說,燃油占營運成本達33%,為最大宗。孫嘉明也以去年第三季為例,去年暑假的旅遊旺季,長榮航單季營收非常亮眼,單季EPS卻僅1.1元,和第二季1.11元幾乎一樣,就是因為當時油價飆漲、侵蝕獲利。

不過,陳奕光表示,進入第二季後,油價波動趨於穩定,且跌多漲少,有利於業者控制成本。因此,他樂觀認為,長榮航今年獲利將可超越去年。

至於其他三家表現也不弱,四月營收都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其中的華航(2610),因跨境電子商務與AI議題發酵,4月貨運營收與單位收益,都是今年以來最高。

相較於航空業,貨櫃三雄雖然也很熱鬧,但陳奕光卻建議保守看待。他表示,貨櫃雖因「紅海事件」往返路程增加、拉升運價,但比起疫情期間供需嚴重失衡的景況,相去甚遠,而且疫情期間多家業者建造新船、現在陸續下水啟用,供給面大增,大環境遠不如當年。

根據全球三大航運研調機構Alphaliner、Drewry與Clarksons的預估,今年貨櫃運量將供過於求、供需缺口約2.5%至7.5%;明年缺口略微縮小,但仍有1.8%至3.8%的供給過剩,這使得運價不易維持高檔,無法長期貢獻航商獲利。

9檔主要航運股一覽
9檔主要航運股一覽

布局貨櫃三雄

可觀察PBR變化

貨櫃三雄的第一季獲利也很優異,以長榮(2603)來說,第一季稅後純益年增率達2.45倍,EPS8.14元,陽明(2609)甚至比去年同期成長1.7倍,但股價在公布季報前就已反映大半,公布後股價陷入整理。

且從股價淨值比(PBR)來看,長榮今年初股價約150元左右,當時每股淨值207元,PBR約0.72倍,「明顯偏低」。到5月初股價急漲後,PBR一度達到一倍(最新每股淨值221元),陽明與萬海(2615)也是從PBR相對低的位置起漲,本波最高價時也很接近1倍。陳奕光表示,景氣循環股若長線基本面不佳,PBR達到1倍,往往可能是波段的賣點。他建議貨櫃股可觀察PBR變化,低於0.8倍再考慮布局。

至於散裝,陳奕光表示,主要是看鐵礦砂、廢鋼與農產品(如黃小玉)的供需,以及BDI(波羅的海航運指數)的報價。今年第一季表現雖然也不錯,兩大龍頭——裕民(2606)與慧洋-KY(2637),第一季獲利都優於預期,但「後續需求並沒有進一步提升」,所以也建議保守看待。

需求雖不佳,不過根據Clarksons預估,今年散裝新船訂單占現有船比率,為歷史低檔,且可接新船訂單數量較去年減少75%,供給面持續改善,對散裝業者長期獲利提升仍有幫助,建議追蹤兩大龍頭股的營運。


更多今周刊文章
賣肉羹養大3個小孩,失智妻死前1年「孩子總共回家8次,叫我不要情緒勒索」,他心寒捐出上億家產
媽媽買的保險幾乎壓垮全家...認清當護理師無法財富自由,她辭掉醫學中心鐵飯碗,27歲年賺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