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衛生紙找SOGO?綠色電商好康在哪?

你會到百貨公司的網購平台買衛生紙嗎?遠東SOGO電商近期全面改版上線,推出全新「綠色電商」平台,主打之一正是業界獨創的「生活用品一次買週期配」,品項包括衛生紙、米、和瓶裝水,初步銷售成果佳。到底背後盤算為何?一文帶您解析。 

「SOGO正式進入新的里程碑,零售4.0已經準備好了!」董事長黃晴雯於遠東SOGO新電商發布會上如此說道。她認為,百貨電商與純電商不同,百貨電商屬於服務的延伸。疫情期間內部進行轉型工程,賦予電商新的價值,因此希望「自建平台」,串接HAPPY GO點數、會員與金流系統,打造符合SOGO品牌理念的「綠色電商」──SOGOplus。

總經理汪郭鼎松觀察疫情後的大陸電商市場,電商競爭白熱化,比數量、比價格、比配送速度,更比免運與各項折扣,一昧打價格戰最終恐形成惡性循環、被市場淘汰。因此SOGO電商走向差異化而不走價格戰,定調SOGO電商將是品牌形象、附加價值的延伸。

SOGO新電商特色:永續、小農、週期配送

扶植在地良品與永續消費是該電商平台主打的特色之一,號稱全台百貨首創以ESG為主軸的線上購物,在商品的選品上,推出延續實體賣場的活動,舉辦「線上小農展」以及「屏東好物」特區。另外,網站上規劃永續商品專區,齊聚符合永續消費概念的商品,方便消費者搜尋購買。

其中,最特別的是規劃百貨首創「一次買週期配」服務,針對米、瓶裝水、衛生紙等日常生活的消耗品,一次下單後分批出貨,讓消費者不用提大包小包,同時避免囤貨。新電商平台才推出一週,實際瀏覽官網,三大品牌的瓶裝水皆已顯示「售完」。看來初步成效不壞。

不過,一名經營電商的業者指出,小農商品在許多純電商平台都有販售,像是MOMO、PChome,地方農會也自建平台販售,例如北農,百貨賣小農產品有什麼優勢?

再者,一般人買生活用品,會想到百貨電商嗎?

遠東SOGO推出全新綠色電商平台。吳婉瑜攝
遠東SOGO推出全新綠色電商平台。吳婉瑜攝


百貨電商挑戰:難滿足購物價值、缺乏自有商品

商業發展研究院國際數位商業研究所所長戴凡真直言,觀察百貨經營的電商,目前還在摸索嘗試階段,尚未有成功商模,因為百貨業具有「購物價值」的獨特性,除了單純滿足購物需求,消費者更注重購物三大價值:體驗、社交以及娛樂,而這三項購物價值,很難透過電商滿足,因此目前百貨經營電商,只能算是延伸性服務的一環。

戴凡真認為,無論是訂閱制的生活用品「一次買週期配」服務,或是小農選品,都是百貨業者正嘗試做出的差異化策略。例如,SOGO的精品超市擁有固定的會員,生活用品訂閱制能滿足這些會員的採購需求,但值不值得發展成電商?待時間考驗。

至於小農選品,戴凡真坦言,許多純電商也都在嘗試,其中以販售生鮮為主力的「超市」「量販」等零售業態所推出的電商,競爭優勢較大,贏在行銷、成本、效率,貨源、倉儲都更穩定。

另一項百貨經營電商的挑戰,元智大學管理學院行銷學群助理教授朱訓麒指出,台灣百貨模式跟日本相似,為「商業地產」運作模式,以商場管理為主,例如引流、招商等,無「自有商品」;因此,台灣百貨經營電商的挑戰是:當各大品牌已有官網或蝦皮、MOMO等電商銷售管道,百貨電商的定位為何?

觀察國外百貨營運模式,像是美國Macy's、英國Marks & Spencer皆有「自有商品」,進行網路銷售的自主權較高;中國大陸最有知名的新零售創新,像是阿里巴巴入主的銀泰百貨。

銀泰是中國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2017年被阿里巴巴收購。銀泰百貨在疫情期間將重心轉向直播和網購,將百貨打造成攝影棚,櫃姐則成了帶貨的直播主,去年上半年直播帶來的業績相較前年同期成長了1.9倍。

學者建議:發展線上體驗、高毛利商品

那麼,未來百貨電商的差異化優勢在哪?戴凡真認為,相較於百貨購物價值中的「社交」和「娛樂」仍仰賴「人」來創造,可透過科技滿足的「體驗」,是較可行的發展方向。

例如,彩妝、保養品的產品解說與諮詢,未來不一定需要銷售員親身面對面解說,可透過科技達成,像是寄送試用品,消費者透過手機遠端了解產品均可。

另一種體驗投資則是與個人運動、保健品等相關的產品知識與諮詢體驗。

整體而言,消費趨勢使得百貨業者不得不做電商,隨著業者找出更明確的定位與差異化策略,百貨電商商模仍有望逐漸成形。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台灣海尼根首位台籍CEO轉型三箭,能拚銷量翻倍?
25年來最大改裝!SOGO高雄店為何砸兩億砍半面積?
報復出遊財!雲品賺高單價、雄獅子公司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