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婦治不孕症 子宮遭誤注酸液灼傷 狀告醫師

費城一位接受不孕症治療的女性患者,去年底遭生育中心醫師誤注射酸液,造成身體器官與腿部灼傷,事後已向法院遞狀控告醫師。

2022年12月19日,33歲的克莉絲丁(Christine)在主流生育中心(Main Line Fertility)接受醫師艾莉森‧布倫(Allison Bloom)正規檢查,當在進行鹽水注入超音波影像步驟,檢查輸卵管是否阻塞時,原本應注射生理食鹽水,結果遭誤注射「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

克莉絲丁當時跟醫生反應說:「有一股灼熱感,這是正常嗎?」結果布倫回答:「不是,這只是生理食鹽水而已。」不久,克莉絲丁的內大腿和腿部開始出現紅色腫塊,事後相關人員檢查瓶身,才發現原來是注射了濃度85%「三氯乙酸」。

接著她被送往醫院治療,腹部和下半身被診斷為一度和二度內外部化學燒傷。七個月後,生殖器官仍可有疤痕組織,而且目前仍會感到疼痛,腿後面也留下一道永久的白色疤痕。

克莉絲丁表示,醫院從未解釋手術出錯的原因也未道歉。於是在今年3月提起訴訟並求償,理由是錯誤是由於疏忽、魯莽和未遵循最佳作法所導致。布倫雖承認有錯,在患者陰道和腿部看到「與被酸灼燒相符的白色斑塊」。但醫院發言人表示,布倫無需為診間出現酸液負責,而且她並未注射針筒。

食鹽水與酸都是透明液體,倒出後從肉眼無法分辨,食鹽水雖對人體無害,但紐約生殖中心(Center for Human Reproduction)醫生巴拉德(David Barad)表示,三氯乙酸可用來治療生殖器疣但需謹慎使用,「一旦碰到組織便無法修復」,所以兩者絕不會存放在一起。

過去三氯乙酸曾被用在除草劑或去除刺青,但需稀釋至30%,聯邦環保署則依據動物實驗將其歸類「可能的致癌物質」。賓州病人安全通報系統顯示,去年記錄了9741起「嚴重事件」,較前一年增加7.7%,在9741起嚴重事件中,有32起涉及電擊、熱傷或化學灼傷。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高教育、有錢了…華人移民定居選中上階層社區
外國人在美買房 連續第6年下降 中國重回買家首位
班森賀10歲華裔女童 遭親屬暴打勒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