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年輕人 重塑國民黨

國民黨在總統大選中再度失利,學術界開出第一槍,一些教授日昨提出「開放國民黨:我們的改革主張」倡議,透過「開放的組織、開放的智庫、開放的理念、開放的決策」四大主張,希望國民黨能夠實現青年接棒、社會對話、重建使命、和內造民主的目標。

但這四大開放只是空泛的主張,國民黨改革若要有用須著重在3個方面,第一個是如何爭取年輕選民的支持,以贏得未來選舉。可以做的包括:

一、實行黨內民主改革,讓黨員和支持者更多參與黨內事務和決策,目前的中常委和中央委員的選舉制度被派系掌控,真正想改革的無法出頭,投票制度必須改變,讓黨代表能真正代表黨員和民意。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培養年輕一代黨員和領導人,實現黨內年輕化。設立青年部門或中常委與中央委員保障名額,以吸引更多青年入黨和擔任公職。三、更新黨的理念與主張,使之貼近年輕選民訴求。如在台灣主權問題上採取更明確的立場,在社會議題上持更進步開明的態度等。四、借鑒其他政黨的經驗,利用新媒體和網路宣傳,推出針對年輕人的政策與活動,改變國民黨在年輕人心中老派保守的印象。五、清理過去的負面形象,以實際行動贏得選民信任,在野期間發揮監督角色,嚴格要求執政黨政績和廉潔。

第二是如何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和互動,以贏得民眾信任,有幾點建議:

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提出新的兩岸互動框架。這個框架可以更明確台灣主權立場,同時維持必要聯繫,不拒絕溝通談判。二、根據台灣民意,在涉及主權議題上採取更堅定立場。如在台灣國際參與和國際空間上採取更積極作法。三、對於台商利益和青年大陸交流,提出保障措施。如台胞卡、投資保障協定等,以吸引年輕世代支持。四、在大陸政策上吸納各界意見建議,形成兼顧台灣總體利益的方案,避免利益集團或少數人把持決策。五、處理兩岸關係上突出理性、務實與台灣利益最大化,在避免意識形態對立的原則上,爭取最大空間。

第三是與民進黨和民眾黨的競合關係,以凸出國民黨是最佳選擇,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在台灣主權立場上有所表態和鞏固,既區隔於民進黨的台獨傾向,也不同於被視為親中舊立場。二、在社會政策上,擦亮親民牌,制定切合普羅大眾需要的政策和福利主張,尤其在如教育、醫療、就業等面向。三、在經濟政策和兩岸經貿上,打造務實辦事的形象,區別於民進黨偏向意識形態,也不同於民眾黨的民粹主義。四、在政黨組織和運作上,打破既有印象,著力改革和開放參與,使之有別於民進黨的「派系治國」和民眾黨的「家天下」。五、借鑒民眾黨善用社群媒體和網路宣傳的經驗,讓國民黨在文宣上更活躍並接地氣。

以上三大面向就是國民黨是否改革成功以及未來能否生存的關鍵,國民黨不乏人才,應集思廣益,廣開言路,行動優先,不讓其他兩大黨專美於前,在年輕世代群體中落實上述各項政策主張,以實際行動重新塑造國民黨形象,使之成為可被年輕人認同和接受,這樣改革才能有望成功。(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