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署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成果亮麗

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木工機公會理事長張志州、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精機中心董事長莊大立、工具機公會常務理事嚴璐、電子設備協會秘書長王信陽、外貿協會處長白潤怡(由左至右)出席成果發表會。(記者李嘉祥攝)
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木工機公會理事長張志州、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精機中心董事長莊大立、工具機公會常務理事嚴璐、電子設備協會秘書長王信陽、外貿協會處長白潤怡(由左至右)出席成果發表會。(記者李嘉祥攝)

▲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木工機公會理事長張志州、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精機中心董事長莊大立、工具機公會常務理事嚴璐、電子設備協會秘書長王信陽、外貿協會處長白潤怡(由左至右)出席成果發表會。(記者李嘉祥攝)

近年全球貿易受新冠疫情影響,傳統海外推廣方式受到限制,為協助我國智慧機械業者強化國際行銷能力,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自110年起推動「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著重於數位行銷工具應用與虛實整合行銷,以政府的力量支持業者,3年來共輔導237家廠商,協助業者媒合商機28592萬美元,19日並於大臺南會展中心舉辦成果發表會,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主持人精機中心周麗蓉協理簡介成果,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莊大立、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木工機公會理事長張志州、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工具機公會常務理事嚴璐、電子設備協會秘書長王信陽、外貿協會處長白潤怡等產學代表均出席見證。

李冠志表示,連續多年疫情逆境加速業者數位轉型帶動產業升級,疫情後,業者早已覺醒提前部署,致力於研發更高效率及更少能源消耗的機械設備,努力朝向2050全球「淨零碳排」目標邁進,台灣正吹起綠色智慧機械風潮,與國際趨勢與全球供應鏈精彩對話,可預期將永續轉動世界;「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串聯起數百、數千的跨國際、跨領域、跨專業、跨單位、跨部門工作人員,從一個展覽到一個展覽,從一個國家到一個國家,以台灣人的聰明智慧協助機械業者突破疫情下的行銷困境。

回顧3年來的努力過程,李冠志感謝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台灣木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電子設備協會、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等五大公協會總動員,以及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擘劃及多元啟動,加上機械產業業者投入,以及許多技術工程師、專案工程師群、360度環景科技、網站設計、整合行銷、設計、展覽、公關、廣告、攝影、錄影、後製、直播等專業團隊合作。

李冠志說,延續前2年優異成果,112年新增輔導50家廠商,6個產業別上線展示以及3場線上論壇;數位行銷82家廠商參與;線上形象館,新增電子設備產業,領域擴及半導體、光電、醫療等產業21家廠商,全館累計135家,使用者以新南向市場最多占67%,其次是日本與歐美,共完成7支短影音拍攝製作;「智慧工廠產業地圖」網路瀏覽8.2萬人次;海外國際展整合行銷包括德國漢諾威LIGNA展、新南向市場、日本IPF展、日本iREX展等,邀請超過267家次廠商參與,媒合對接超過153案次,創造洽談商機超過1.5億美元。海外產業聚落連結與合作9國23個公協會;客製化諮詢服務15案;智能銷售服務方案10案;辦理商機分享案5場等。

亮點案例包括LIGNA展,虛實整合,因地制宜搶攻國際商機,有效潛在買主名單達32筆,以航太與電動車館最多,指定廠商例如上銀;廣穎部分,來自奧地利與保加利亞買主,開展即前來洽談採購事宜,展期效益估計約100至130萬美元。全球機械採購大會,當德國大型五金手工具、工具機、木工機及紡織機代理商DEEG遇見台灣NC/CNC銑床製造商堡豐科技,決定下單採購,初期試單於其展售中心展示;堡豐科技取得進入德國市場的機會,有可能透過DEEG的銷售管道,增加在德國市場的能見度。

波蘭最大飲用包裝水品牌BEWA,受到歐洲限塑政策促使向台灣採購環保材料及設備,有意願採購RPET塑膠粒、射出機、包裝機,下單金額預估110萬美元,除視訊溝通還將來台擴大採購;歐洲紡織展ITMA部分,貿易局與與機械公會合作推廣臺灣紡織機械,影片觀看數2.2萬次,推廣台灣37家廠商。機械產業速報,根據LINE@推播開信率回饋統計,產業速報達4成以上,2及6月份產業速報甚至達5成以上,相較電子報模式約2成開信率,擴散成效佳。

李冠志強調,因有五大公協會理事長支持,貿易署才能結合公協會拓銷措施與服務能量,建立共同行銷平台,帶動產業整體發展,並依據廠商差異化需求,透過多元數位工具輔導提升廠商數位行銷能力,達到數位行銷輔導綜效;企業經由調整生產製造模式鏈結國際平台標準與應用AI、5G等新興技術,加速數位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更以數位行銷持續發揮產業能量擴散的最佳價值。

展望未來,李冠志表示,智慧製造市場全球每年以15%左右的成長率攀升,預估到2026年總體市場有機會上看6,200億美元,貿易署因應歐盟將從2023開徵碳關稅,將引領機械產業朝向2050全球「淨零排放」目標持續前行,致力於研發更高效率及更少能源消耗的機械設備,並透過智慧製造整合性B2B採購服務平台,積極協助機械廠商搶攻全球產業「綠色採購」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