賄賂FIFA、剝削移工...史上最爭議卡達世足賽,背後其實有台灣人埋單?

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20日在卡達登場。令球迷熱血沸騰的賽事背後,卻是有史以來最爭議的世足賽。 (來源:Dreamstime)
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20日在卡達登場。令球迷熱血沸騰的賽事背後,卻是有史以來最爭議的世足賽。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邱韞蓁 編譯

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20日才在卡達風光開打,就已創下多個紀錄!除了卡達第1戰尷尬吞敗,成為有史以來開幕戰就輸球的地主國,這次也是阿根廷球星梅西(Lionel Messi)、葡萄牙球星C羅(Cristiano Ronaldo)等傳奇人物的最後一役。

然而,令球迷熱血沸騰的賽事背後,卻是有史以來最爭議的世足賽。

卡達為此砸了約2,29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15兆元)大興土木,是過往7屆加總的5倍之多;彭博卻報導,預計賽事只能為其貢獻約17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宛如把大把鈔票丟進水裡。

但,明明不是足球大國的卡達,為何連賄選都要拿下主辦權?甚至,台灣人其實也正為這場充滿爭議的世足賽埋單?

「黑金」大國背後:人權紀錄差、出口市場仰賴亞洲

2010年,卡達擊敗美國,拿下世足賽主辦權;隨後卻被揭露,卡達賄賂FIFA(國際足聯)核心的執委會成員,才讓這屆賽事得以首次在北半球冬天、甚至由一個人權紀錄不佳的國家舉辦。

卡達以「黑金」致富,不僅石油蘊藏量排名全球14,天然氣蘊藏量更是全球第3大。

為了這場首次辦在中東的世足賽,過去10年,它「從無到有」在沙漠中展開一系列建設工作,包含8座新的體育場館、鐵路和高速公路系統、機場、酒店與住宅等。

該國9成勞動力仰賴移工。《衛報》去年報導,自他們拿下主辦權以來,已有6,500名南亞移工因此死於非命。多數人通常在極端高溫環境下從事低薪、危險勞動。人權組織另揭露,還充斥著工資拖欠、強迫勞動、無法離職、雇主恐嚇、環境惡劣等血汗問題。

不過,卡達不只世足賽引來全球關注。11月21日,國營卡達能源公司(QatarEnergy)宣布與中國石化簽訂長達27年的天然氣供應合約,勘稱寫下液化天然氣產業史上最長期的交易合約。

事實上,卡達的財富,少不了日、中、韓、台等東亞4大強國貢獻!因為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IT)創建的經濟複雜性觀察站(OEC)統計,該國出口市場最仰賴亞洲,前6大出口國依序為日本、印度、中國、韓國、新加坡、台灣。

去年7月,台灣中油公司便宣布,與卡達國營石油公司(Qatar Petroleum)簽署液化天然氣買賣契約。每年,台灣將向其採購125萬噸之液化天然氣,並且為期長達15年。換言之,這場充滿爭議的世足賽,其實台灣人也都在背後為其埋單。

能源危機與天然氣當前,人權、貪腐爭議先閃邊站?

那為何卡達虧大錢也要辦世足?法國知識經濟與管理學院(SKEMA)的體育與地緣政經教授查德威克(Simon Chadwick)指出,這場賽事,不只是體育洗白(Sportswashing,指有爭議的企業或國家,藉由參與體育來洗白不良形象),更被卡達用以彰顯手中握有的強大籌碼:天然氣。

卡達是沙漠小國,國土面積只有台灣3分之1。它位於波斯灣,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巴林等強權環伺,國土更與沙烏地阿拉伯相接壤。2017年,波灣國家曾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為由,掀起斷交危機。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天然氣大國卡達就經常躍上國際版面。本次世足賽,該國願為世足砸錢的原因之一,就是意圖跟隔壁的石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爭老大,證明坐擁更多天然氣的自己,才是明星,儼然上演一齣石油與天然氣2大強權之爭。

俄羅斯的斷氣威脅,促使西方領袖投奔卡達,尋求購買天然氣,讓它今年4月的天然氣出口量大增至去年同期的2倍多。因此,雖然該國主辦世足賽,因人權、貪腐等問題被外界罵翻,但西方政治人物鮮少對此發表評論,甚至事後緩頰先前說出口的批評。

例如,德國內政部長費澤爾(Nancy Faeser)10月批評卡達的人權紀錄不佳,隨即引發海灣國家反彈。1周之後,她改口稱被誤解,表示卡達制定了很好的法律,來改善移工的居住與工作環境。而德國在歐洲能源危機首當其衝,早在5月就找上卡達,簽定供氣合約。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最近也表示,政治與體育不該混為一談,拒絕把「體育政治化」。這番言論,被查德威克批評為陳腔濫調、太過理想;因為事實是,以民主價值為傲的西方國家,如今遇上「黑金」,卻也不得不向地主國低頭。世足賽,則難以逃脫被當成政治工具的命運。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讓草吹專用冷氣、曾想蓋室內空調足球場...號稱最減碳的卡達世足有多荒謬?

一晚7500台幣卻吃這樣?卡達世界盃球迷村「早餐盒」開箱照惹議

FTX崩塌,4個觀察提醒投資人:金融科技發展太快、法規難監管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