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回收品送智能分選廠 AI手臂有效揀選做細分類

民眾把資收物品放上推車,秤過重量後,再推到回收區域。

被問道該怎麼分類,彰化民眾表示,「分餐具就餐具,寶特瓶就寶特瓶。」

開車民眾把車子停在地磅處,確定重量後,載到回收區域將回收物品搬下車。這是一個與傳統不太一樣的回收站,把回收區域一格一格劃分出來,用太空袋裝回收物,裝滿之後換袋。

環保科技公司加盟通路部主任黃奕儒指出,「一般民眾可能鄰居,他如果從外面路過的話,他基本上是看不太到,我們有可能會讓他比較嫌惡的這些回收物料。」

鏡頭轉到和傳統分選不一樣的智能細分選廠。前一晚資源回收車載來的資收物,要在這裡做更詳細的分類。

環保科技公司業務開發部高級管理師劉致辰表示,「他主要是因為清潔隊在車上,他的作業時間跟空間有限,所以它會進到這個場域,我們去協助清潔隊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來提升這個分選效率。」

資收物透過輸送帶來到工作人員初步整理區域,部分打包的資收物要先破袋,接著輸送帶繼續向前 ,透過光分選,將紙類與塑膠類分選出來,再透過智能手臂,協助更多的細分類。

新北市環保局股長戴詩珣指出,「AI的智能分選的設備,可以成功辨識17種以上的資源回收物,我們藉由這個智能AI手臂,都可以快速的辨識,分選的速度會提高5倍以上。」

這樣的分選廠,目前在台灣只有一間,能夠處理的回收量也不多。新北市環保局表示,雖然有不少縣市觀摩參訪,不過 設備費用還是大家主要的考量,怎麼讓資源回收場、後端分選廠環境更好、工作更有效率,業界與主管單位,還在持續開發尋找更好的模式。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新北瓦窯溝半邊水染白 環保局檢測無毒研判為民宅污水
韓國回收換購物點數 鼓勵民眾做環保
資源回收需確實 紙類、塑膠再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