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通信暢旺 美、陸港、東協接單爆發

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4月外銷訂單統計,外銷訂單5大地區中,東協因AI需求、供應鏈效應等因素,接單達78.9億美元,較上月增12.7%、年增22.5%,為4月成長幅度最多地區,也創下歷年同月新高。而陸港接單金額106.9億美元,年增16.3%,也是近2年最高;美國地區148.1億美元,為4月最高接單金額最高區域。

統計處指出,觀察外銷訂單,東協地區接單受惠於顯卡、伺服器等需求熱絡,成長幅度明顯,另外新興科技、AI等技術應用呈長,也讓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接單率呈正成長。

統計顯示,各國主要接單狀況,4月美國訂單金額最多,為148.1億美元名列各區第一,年增11.8%,以電子產品增加15.8億美元最多。

中國大陸及香港部分,訂單為106.9億美元,年增16.3%,扣除今年1月春節檔期外,也創下2022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

經濟部統計處黃于玲指出,中國大陸在今年1至4月出口狀況為正成長,主要在晶圓、晶片代工、印刷電路板表現尤佳,帶動台廠產能,另外大陸手機消費性電子產品出現回溫,也推升零組件訂單。

而東協部分,訂單金額為78.9億美元,年增22.5%,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其中,資通信產品訂單年增率53.3%,表現不俗。

黃于玲說明,東協地區因供應鏈重組效應,訂單表現佳,最主要接單廠商在伺服器、顯卡、筆電等有明顯成長,另因AI等需求強勁,電子產品也有明顯增幅,若未來全球景氣好轉,東協接單動能可望再有所成長。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
純網路保險公司正式開放 金管會明年8月開始受理申請執照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