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不一定會「花粉熱」 誘發過敏的植物是這些

春天到了,原本是欣欣向榮的季節,但卻有人開始噴嚏打不停或是鼻水"貢貢流",持續數周都不見好轉。醫師表示,若只在春天出現過敏症狀,那麼就有可能是「花粉熱」在作怪。

「花粉熱(Hay Fever)」屬於過敏性疾病,在國外較盛行,台灣則較少見,是一種對花粉過敏,引發如打噴嚏、鼻子癢、鼻塞、流鼻水、眼睛癢、眼睛紅腫、咳嗽等症狀,也就是所謂的過敏性鼻炎及過敏性結膜炎。

不過,並不是每一種植物都會引發花粉熱。容易引發花粉熱的植物,主要是靠風傳播花粉的「風媒花」,如豕草、橡樹、櫟樹、橄欖樹;而靠美麗花朵吸引昆蟲傳播花粉的「蟲媒花」,較不會四處散播花粉,包括玫瑰、向日葵、蒲公英、油菊等。

台灣位處亞熱帶,每到春天百花爭艷,多屬於蟲媒花,因花粉引發過敏反應的案例不多見。不過醫師提醒,也不能因此掉以輕心,台灣還是存在風媒花植物,主要以狗牙根、羊蹄、刺莧、油加利及木麻黃最常見;屬於外來種的豕草,在台灣西北沿海一帶、郊外地區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花粉熱發病有季節性 患者多為遺傳過敏體質

要知道自己是否因為花粉熱引發過敏反應,其實有個小訣竅。花粉熱與其他過敏原引發的過敏反應,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發病期」,花粉熱屬於季節性過敏,在每年3~5月或10~12月,因植物花期變化,患者才會開始出現過敏症狀;而常見的過敏原如塵蟎、動物毛,大多長期存在,因此發病期不分季節。

但並不是每個人接觸到花粉就會過敏。花粉熱主要與遺傳有關,只要家族中有類似過敏體質,家中其他成員就有可能會因為花粉過敏,幸運的是,花粉熱的發病狀況通常不超過40歲,且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減少。

(外來種的「豕草」屬於風媒花植物,容易引發花粉熱,在台灣西北沿海一帶、郊外地區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圖片來源/Pixabay)

此外,大多數得了花粉熱的人往往都不自知,除了因為台灣花粉熱較不盛行外,主要是花粉熱的症狀與感冒類似,感冒可能過幾天就好,但生活環境中只要持續存在花粉,花粉熱患者的症狀可能會維持好星期,無論吃多少感冒藥都無法痊癒。

尤其有許多過敏性鼻炎患者反覆就醫,卻不見症狀好轉,建議有此困擾的民眾,可以至醫院進行「過敏原檢驗」,找出真正過敏「原凶」,才能對症預防。

若花粉熱症已經嚴重影響日生活,也可以使用類固醇、抗組織胺鼻噴劑、藥物緩解症狀,或考慮使用減敏療法,藉由口服過敏原,增加身體對過敏原的耐受性。

預防勝於治療!實用3招防花粉熱

花粉熱預防勝於治療,若已知過敏來源,在該植物的花季時可以參考以下3點作法,減少暴露在致敏花粉的機會:

1.開花季節減少外出活動,避免接觸過敏原。

2.室內可以使用空氣清淨器過濾空氣。

3.盡量避開花粉濃度較高的上午5~10點,或是挑下雨過後外出,並且要記得戴口罩、眼鏡及帽子。

延伸閱讀:

緩解過敏自救錦囊! 10個必備小物報你知

穿鞋進家門、隔天才洗澡....12個誘發過敏壞習慣

「蛋」是國人過敏食物第1名 常脹氣、便秘、腹瀉可能是你過敏了!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