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老宿舍土地補缺口 公東校長:首代打工換宿住處

公東高工以「師徒制」聞名,創校時即成立的家具木工科,參加國內外競賽獲獎無數,開創後山木工業傳奇。
公東高工以「師徒制」聞名,創校時即成立的家具木工科,參加國內外競賽獲獎無數,開創後山木工業傳奇。

以木工揚名國際的公東高工,因財務問題列為專案輔導學校,限期2年改善,各界譁然,校方規劃出售400坪的閒置老舊宿舍校地,補足財務缺口,校長李恭榮表示,公東創立之初請來多位歐洲專業技師任教,就是居住在這處老宿舍,「是臺灣第1代的打工換宿」,也為公東奠定扎實的技術基礎。

 

公東高工全校學生約600人,其中7成是原民、低收、特教等弱勢學生,而學校每年有100、200萬元呆帳,李恭榮校長一上任就面臨退場危機,他規劃以招生、捐款及處分閒置土地來補足財務缺口,強調不會影響學生受教權,但仍有許多校友直呼賣地太可惜。

 

李恭榮校長指出,1960年代公東創立初期,天主教白冷會從歐洲招募20多位學有專精的青年技師到臺東,教授當時最先進的工業技術,而將要出售的老宿舍土地,就是當年20多位老師的住處,但當時無法支薪,每人只有1張船票和住的地方,在臺東奉獻幾年後回國,「我都說這是臺灣第一代的打工換宿!」

 

李恭榮校長說,學校較資深的老師就曾受教於外籍技師,「也有校友說,高一時給瑞士人教,高二給德國人教,高三給奧地利人教,在高工3年就遇到3個外籍老師。」教材與教學方法都自歐洲引進,為公東高工奠定扎實的技術,以及日耳曼民族努力、勤奮的基礎,「很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

 

公東高工以「師徒制」聞名,創校時即成立的家具木工科,參加國內外競賽獲獎無數,開創後山木工業傳奇,若退場將是技職教育的重大損失,李恭榮校長表示,目前正申請老舊宿舍土地分割,待土地權狀申請完成即可標售,預估可賣得6800萬元以上的資金,補足財務缺口,讓公東高工脫離專輔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