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意志加劇內憂外患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甫上任,國會藍綠衝突不斷,對岸也開始環台軍演,原因當然和賴清德希望黨籍立委反守為攻與強硬的就職演講有關,但這樣的情勢不僅不利他的施政,更可能使政局混亂與複雜,導致一向堅持意志貫徹的賴,在執政初期就陷入疲於因應、進退維谷的困境。

先就立院衝突來說,朝野對抗本在預料中,畢竟從賴總統沒有考量國會生態是藍白過半,而任命自己的幕僚卓榮泰擔任行政院長開始,就埋下衝突的導火線;加上這次藍白聯手力推包括藐視國會罪的國會改革法案,想進一步制衡行政權,但綠委為了貫徹賴「反守為攻」的指令,不僅全面杯葛衝撞,也集結民眾在立院外圍抗議藍白「擴權」,展開絕地反攻,更將衝突升高。

綠營與藍白針對國會改革的立場本就迥異,加上不願協商,互不相讓的結果可能搞到魚死網破的最差情況,對賴清德的施政當然會產生嚴重衝擊。

尤其民進黨希望利用在立院周邊集結的綠營支持者給藍委壓力,更希望將陳抗拉升成為「太陽花2.0」,但2014年太陽花運動時,民進黨是在野黨,學運能助長其能量與聲勢,但現今民進黨已持續執政,若仍想以這種衝撞策略獲利,除了會讓民眾有「今夕是何夕」的突兀感外,也無法獲得正當性。這次就算國民黨的論述與做法有其局限性,但民進黨要以「反黑箱」做訴求,也未必能說服沒投票給賴的選民。

難道甫上任的賴清德只願退而求其次,把自己限縮到只有綠軍支持的「少數總統」嗎?或者是賴真會認為政局愈亂,愈有利於其政績?

以兩岸關係來說,馬英九時期與大陸能綿密互動且維持和平,主要就是在論述上掌握了「建設性的模糊」;蔡英文主政時期雖然兩岸官方互動卡關,但仍能維持「表面張力式的和平」。然而賴清德的就職演講雖向對岸釋出希望能夠開放觀光、陸生來台的橄欖枝,但通篇講稿的立場仍過於強硬,等於是把「兩國論」揭諸檯面,全無迴旋、彈性或模糊的空間,對岸以軍演來向國際展現其反台獨的決心與震懾台灣,便成為必然之舉。

常執著於自己意志與本位主義的賴清德,顯然是想藉強硬的立場來穩住自己的治理權威與戰略上的主動性,以避免受到在野黨及大陸的牽制;但問題是,在政治結構與環境對賴較不利的當下,沒有彈性空間以利折衝樽俎,反而可能遭致更大的施政風險與反彈力道。這樣的內憂外患,真能靠「賴意志」解決嗎?或許仍有懸念。(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