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揆盼攜手民間治水減災

行政院長賴清德於昨(廿五)日前往立法院進行「○八二三中南部水災之治水機制專案報告」時表示,本次豪雨事件讓我們省思,除了治水工程的保護,面對極端氣候應該強化與自然環境變化共存的思維,在永續、均衡、效能、多元原則下建構韌性城市,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減災,一起為愛台灣而努力。 賴院長說明○八二三豪雨事件經過及政府作為,本次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地區在廿四小時內累積雨量均超過五百毫米;四十八小時內高雄、屏東地區累積雨量均接近八百毫米,嘉義、台南更高達九百毫米以上,已超越民國四十八年的八七水災降雨量,也和莫拉克颱風帶來的降雨量相當,而範圍更廣,影響甚鉅;本次事件全台淹水面積約四‧六萬公頃,影響住戶約三‧三萬戶,農業損失約八‧七二億元及學校損失約四‧八一億元。 賴院長也指出,全國治水工程應不分黨派,一棒接一棒,長期投入,共同努力;政府從九十五年八年八百億特別條例並追加預算至一一六○億元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起,台灣開始進行系統性的治理,一○三年起政府編列六六○億元六年期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總計這兩項計畫到目前已完成約一○○七條排水及卅三條河川綜合治水規劃,也完成約一四一四公里堤防護岸、一四二座抽水站、四十二處滯洪池等工程建設。 賴院長後續補充,現階段政府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是以無縫接軌方式銜接「流域綜合治理計畫」,並擴大計畫適用範圍,不再限定水系或排水系統,與淹水改善有關者皆可以納入辦理,讓水患威脅逐漸降低。 面對極端氣候及大自然的威脅,賴院長進一步表示,除謙卑面對外,同時提出五項精進作為:一、強化天氣及豪雨預報及預警的精準度;二、因應氣候變遷滾動檢討工程效益,持續完成相關水利建設;三、提高國土韌性讓台灣永續發展;四、健全調整防災體系;五、運用智慧創新科技,整備防救災及預警能量。 後續除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計畫」,已請經濟部規劃召開「全國治水檢討會議」,集思廣益提出更務實周延的計畫,踏實執行每一項離災、防災、減災、重建工作,由建立法制、完備制度、人才演訓、充實設備,到善用新科技及智慧水利防災,全面性來加強總合水患治理,也要結合民間力量,落實「水利法」修正條文精神,由水道與土地共同分擔洪水,未來每個開發區都應做到「逕流分擔、出流管制」,避免以鄰為壑,逐步來提升每個城市的耐淹能力及復原韌性,讓台灣的國土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