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上任第一天》接見友邦代表團 會晤歐洲唯一邦交國梵蒂岡特使

賴清德上任總統第一天就出席多場接見外賓的公開活動,其中教廷特使布朗總主教尤為受到關注。(圖片來源/Flickr@總統府)

賴清德總統520在就職典禮上,一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引起中國國台辦大力抨擊,除了在當日由中國商務部對產於台灣、歐洲、美國、日本的共聚聚甲醛發起反傾銷調查,外界也擔憂中國會針對僅剩的12個邦交國再發動一波斷交攻勢。

甫卸任的外交部長、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過去曾表示,有2個邦交國有斷交隱憂,可能在中國利誘下與台灣斷交。據傳其中就有歐洲唯一的邦交國梵蒂岡,賴清德今日(21)接連接見一連串的外賓,其中就包含來自教廷的特使。

賴清德上任第一天馬不停蹄接見多國代表團

在賴清德今日的行程上,接見了諸如巴拉圭、史瓦帝尼、貝里斯、梵蒂岡、帛琉、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聖文森及格瑞納丁、瓜地馬拉等邦交國外賓。

除了梵蒂岡以駐菲律賓大使布朗(Charles John Brown)總主教為特使、瓜地馬拉以外交部長馬丁涅茲(Carlos Martínez)出席就職典禮來訪以外,其餘6國皆由國王、總統或總理出席以示重視。

其中,相比於中美洲、大洋洲的小國,在台灣的邦交國中最具影響力的梵蒂岡特別受到關注,然而,在現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上任後,近年來梵蒂岡也逐漸與中國關係走近,甚至接納了中國「自選自聖」的主教,為其祝聖。

也因此,在蔡英文任上一直都有傳聞認為,梵蒂岡隨時有可能外交轉向,轉與中國建立邦交,雖然台梵邦交仍順利持續到今日,但日前卻曾因梵蒂岡以特使出席就職典禮,兩國邦誼是否穩固也受到在野黨質疑。

賴清德盼與教廷合作,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賴清德在接見梵蒂岡特使布朗總主教時表示,臺灣近年來承擔起更多責任,和教廷攜手投入人道慈善工作,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期盼未來與教廷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也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賴清德指出,這幾年來,臺灣及梵蒂岡持續透過各層級的相互訪問,增進彼此的情誼。而為了回應教宗方濟各對於國際人道救援的呼籲,臺灣近年來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和教廷攜手投入人道慈善的工作,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賴清德提到,面對俄烏戰爭爆發,臺灣也響應教廷「送暖到烏克蘭」活動,捐贈發電機、臺灣製造的發熱衣及藥品等物資,並投入修復當地的基礎建設,協助烏克蘭人民重建家園。他還特別感謝教宗在上個月臺灣發生震災後,慰問受災民眾及救災人員,展現對臺灣的溫暖關懷。

台灣與史瓦帝尼簽署「台史聯合聲明」等3份文件

在接見史瓦帝尼王國國王恩史瓦帝三世(King Mswati Ⅲ)時,賴清德與恩史瓦帝三世會晤暨見證簽署「台史聯合聲明」等3份文件。賴清德感謝史瓦帝尼長期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在各種場域為臺灣發聲。並表示,未來臺灣將在既有的基礎上,與史瓦帝尼一起推動各項合作計畫,持續促進兩國共榮發展。

賴清德表示,恩史瓦帝三世國王對史瓦帝尼的發展有非常宏大的願景。過去幾年來,臺灣和史瓦帝尼在農業、教育、職訓以及資通訊等領域廣泛合作,成果有目共睹。未來,新政府將在既有的基礎上,與史瓦帝尼一起推動各項合作計畫,持續促進兩國共榮發展。

在會晤中,新任外交部長林佳龍與史國外交暨國際合作部長戴柏莉(Pholile Dlamini-Shakantu)簽署「台史聯合聲明」;經濟部長郭智輝與史國商工暨貿易部長庫馬羅(Manqoba Bheki Khumalo)簽署「有關建立數位商務計畫瞭解備忘錄」;央行總裁楊金龍與史國央行總裁蒙尼斯(Phil Mnisi)則簽署「台史中央銀行合作備忘錄」。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國際刑事法院檢座申請逮捕納坦雅胡 以國:和哈瑪斯齊名是道德淪喪
鄭文燦剖析賴清德就職演說「善意不變」:重啟兩岸觀光已經準備好了!
永豐遭勒令停業...全台輸液庫存只到下週》醫藥界批:食藥署監督不利、數據造假多年竟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