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不服輸的罩門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果然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比起當年得票率高達5成7、立法院囊括絕對多數席次、擁有完全執政優勢地位的蔡英文,如今的「4成總統」賴清德,雖沒有蔡的條件與實力,但面對國會淪為少數、朝小野大的政治新局,表現得卻是更偏執、更強拗、甚至更好鬥。

賴總統上任才剛滿月,面對民心望治、經緯萬端如能源缺電、低薪高房價等各種民生議題,至今未有任何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決對策,反倒在政治問題上不斷激生爭端、製造紛擾。先以「新兩國論」掀起兩岸的緊張對峙,再以「反國會改革」導致朝野纏鬥惡性循環,緊接著又將戰線拉長到憲法法庭,而一場捲動民粹、撕裂社會的「罷免」風暴,更是在國家元首的鼓動下蠢蠢欲動。

賴清德個性自負好強,當年在台南市長任內,曾創下232天率市府官員集體不進議會的惡例,這次他彷彿又想複製歷史,不願履行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當年賴雖因監察院彈劾而遭申誡,但並未影響其仕途發展,他的「擇惡固執」也未受到真正的教訓,個性使然加上後天經驗,自然使他深信硬幹到底是面對困局最好的反擊之道。

賴清德的自負好強是他的優點、也是罩門,常會使他陷入自以為是、強詞奪理的雙標盲點而不自知。好比他自奉清廉嚴謹,卻難以發現和處理他台南市長治下的用人不當與各種弊案,這也使他難以反省、聽不見真正的諫言,身邊總圍繞著自我感覺良好的佞臣與讚頌之聲。

好比他貌似理性地呼籲「少數應服從多數」,實則卻只是要多數「尊重」少數,而且要求少數「反守為攻」。當他指控國會改革法案是在野黨立委的「擴權」時,卻渾然不覺自己在總統府新設三大委員會,如此嚴重明顯的個人擴權,不僅讓行政院和各部會整個矮了一級,還意圖閃避立法院的民意監督。

自詡有「道德潔癖」的賴清德,卻從未對社會大眾普遍質疑的如疫苗、口罩、進口蛋、數位身分證等疑案、奇案,及在野黨追究內幕的用心有過任何正面回應。又如總統到國會做國情報告,這不但是當前有權無責「超級大總統」對民意起碼的回應,更是賴自己公開允諾過的訴求,如今竟也翻臉不認,一筆勾消。

在賴清德統領下的民進黨,顯然又化身為一部只聽政治號令、不顧民生與治國需求的選舉機器,全屬親綠背景的大法官會不會被民進黨所利用、甚至糟蹋?下一步的罷免潮將是一場「不服輸」的操作,而抹紅仍是綠營最愛用的低級理由,在野黨不能只求息事寧人,必須秉持理性勇敢迎戰,在有限時空裡辦出弊案,有為有守,爭取民意最大的認同,才能克竟全功。(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