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兩岸答卷全猜C

全猜C的答題手段,通常是一名應考生在能力欠缺、別無他法的情況下,所能做出的最合法也最能分數最大化的投機方式答題。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內容,明顯有一種濃厚的全猜C的現象與情緒--人民都知道賴會說什麼。

原因無他,與全猜C考生的狀況並無二致,賴的上任同樣有著少數當選所導致的代表性欠缺,加之民進黨8年執政的沉重包袱,賴別無選擇仍要繼續揹負上路。如此已注定賴的執政作為難以有開創性,更多時候恐怕還要為前任所留下的政治地雷進行善後,甚至掩蓋事實以求穩定執政。

細觀演說全文,賴首先將歷史時間序拆成3段,首段提及1949年實施戒嚴的專制黑暗年代,隱含著採取完全否定國民黨數十年執政成果的筆法。而賴十分特別地針對「三黨不過半」進行詮釋,其用詞往好的方面思考是不卑不亢,但仍嫌示好不足、示大立場有餘。由此觀之,期望在賴任內能夠承認朝小野大進而促進朝野和解共生,恐仍是緣木求魚。

至於內政方面,演說全文提及篇幅不能說太多,內容也只是四平八穩。與之相對的是賴將多數篇幅留給以「民主」為題的3個篇章,內容先是宣揚蔡政府任內政績,隨即畫風大變,意有所指地大量用起戰爭與和平兩詞,其篇幅之巨可見用心,一旦賴在任內內政表現稍有不順,旋即將其任內重心放在兩岸對抗,將是可想而知。

更為細思恐極之處,是賴在就職全文中全面採取「中國」來稱呼對岸,不僅是創歷來總統之先,更是在上任第一天就決心公然衝撞憲法體制。儘管在全文末端提到中華民國憲法,然其顯然是用一種總統的身分在「釋憲」,根據憲法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眾所皆知,台灣歷任總統的就職演說全文必然經過美國方面「審核批覆」,不論美國是默許或授意賴採取全面「中國」來稱呼對岸,正是細思恐極之處,令人不寒而慄。

賴的這篇就職演說,已經顯露出丁點可供慰藉用途的「獨立宣言」的味道。整體而言,賴的就職演說全文在宏大敘事方面並不那麼激勵人心,更多是表明賴卓體系的守成心態,也是連續3屆同一黨執政下必然產生的執政格局。然而就全文對兩岸關係採取的態度而言,儼然已為日後不時將至的對抗局面到來,提前展開工作。一旦賴卓體系在往後遭遇執政困難,必然採取對外衝突的政策來轉移內部執政不利的焦點,屆時就職全文被詮釋為另類的「獨立宣言」也不意外,或許能視之為一種「檄文」。(作者為自由撰稿者)